• <strike id="wmkai"></strike>
    <ul id="wmkai"></ul>
    
    
  • 宋元明清
    清代《道養全書》易學與道教融通思想論析
    發表時間:2023-09-12 21:49:25    作者:蓋建民    來源:
    清代《道養全書》易學與道教融通思想論析
    蓋建民

        要:
    學界少有人論及清代道書《道養全書》所闡發的內煉養生思想。以此作為基本素材,從一個側面來探討易學思想在道教內煉養生中的運用及其價值,別具意義。其一,《易》學為道教內煉養生理論體系的建構提供了一種思維模型和論說工具;其二,它借助《易》之象數語言與符號形象地描述了內煉養生的生理變化、直觀地表征了內煉養生的具體法式。
    關鍵詞:道養全書;易學;道教;養生;

    易學與道教內煉養生的關系,近年來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之一。關于這一課題,時賢已有不少論述與發掘,為探索易學與道教內煉養生的關聯提供了登堂入室的津梁和平臺。道教素以重生貴生著稱。歷代道門中人所著與醫藥養生有關的道書甚巨,尤其是明清之際,“出現了許多帶總結性特征、匯集歷代道教醫學精華的醫學養生著作”[1]。《道養全書》就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種。本文擬以學界少有論及的清代道書《道養全書》所闡發的內煉養生法和思想為基本素材,從一個側面來探討易學思想在道教內煉養生中的運用及其意義。

    《道教全書》又名《道教初乘忠書》。作者粘本盛,明末清初福建晉江人,“字道恒,崇禎已卯舉人,順治初授河南推官,務平反,出冤獄,入為給事中,歷吏戶禮兵刑五垣,前后疏五十余上,皆關國計民生。又疏清鹽拆歸縣,嚴禁私派,泉郡受其惠焉。由禮科都給事升京堂,卒年六十七”。[2]另據清人陳壽祺所撰《粘本盛傳》記述,粘本盛,一字質公,其先祖乃金人,家族顯赫,“值世亂,棄官浮海抵泉州,始居晉江,九世至洪錄”。[3]粘洪錄乃粘本盛之父,號郁庵,萬歷戊子舉人,授江浦,惠心潔守善力行善政,后御流寇,邑賴保障……江浦士民為立專祠于水磨供祀,既卒,泉祀學官。粘本盛自號眉春子,雖為官臣出身,卻“素談道家水火升降之術,善導養”。[3]所著有《道學世家像贊》《忠書》《天中理牘》《道養初乘》《道德經續注》《滇武日記》。

    《道養全書》不分卷,現存有清康熙稿本四冊,藏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古籍部。該書在內容上分為前編與后編兩大部分,前編以問答形式闡述道教內煉養生法。

    問答一包括:論長生、論少壯老、論忙閑、論卻病、論處勞、論生育、論遏欲、論交感、論坐功、論地仙、論贊化、論處家、論處境、論火候妙用、論服炁無弊等。

    問答二包括:論性命、論性、論命、論神氣精、論汞鉛、論龍虎、論四象五行、論河車運輪、論三東搬運、論玄牝、論橐籥、論巽風坤火。

    問答三包括:論心、論耳目口鼻、論肝膽脾胃肺、論三隔、論三焦、論二十八脈、論奇經八脈、論節骨毛竅、論頂骨八門、論魂魄、論呼吸。

    問答四包括:論開關、論任督、論開關日期、論卯酉周天、論后三關、論前三關、論趺坐、論五炁朝元攢簇五行、論四大、論精炁神煉法、論止念、論金光、論火候、論鼎爐、問黃婆、問金公、問嬰兒、問姹女、問火中有水、問水中有火、問既濟、問未濟、論飲食。

    在上述問答中,作者擷取歷代道教醫學養生精華,以極為通俗的語言對養生過程中的種種問題進行解答。

    后編依次收有“學坐要訣”、“口訣一”、“口訣二”、“口訣三中乘”、“呂祖日用訣”、“證驗說”、“證驗”、“通玄子楊大師論六通”、“棲云先生論沖和”、“圖像說”、“內景賦”、“求正篇”、“任脈論”、“督脈論”、“奇經考”、“呼吸說”、“得一說”、“神靈說”、“《道養初乘忠書》后跋”及各種內煉養生圖像等。
    《道養全書》匯集歷代道教內煉養生之菁華、蘊涵豐富,其內煉養生思想以儒道合一、易道融通為主要特色。

    粘本盛儒生出身,故對儒家忠孝、孝悌及安身立命的性命之學甚為推崇。其《忠孝全書序》開篇即指出:

    天地人物之生統于道。道之為用于大無際,于小不違。廣乎其靡不容也,淵乎其莫可測也,而見端于忠孝堯舜之道孝悌而已。夫子之之道,忠恕而已。[4](一)

    粘本盛站在儒家道統立場上,認為忠孝乃天地大道,“成己成物之要樞”,也是性命之學的立基之本。

    何謂性?粘本盛在問答二《論性》中援儒入道,并指出:

    問曰:儒者之言性與道家之言性果有異乎?答曰:元始真如謂之性。孟子曰知其性則知天矣。前所云靈光一點浩劫常存,本來面目是也。性原無二,惟孟子知天之說人多未解,蓋性之付體原屬天機,非人所測,惟精心學道者知之。[4](二)

    粘本盛認為元始真如謂之性、性原無二,儒家所言之性與道家所言之性是一致的。在問答二《論命》中,粘本盛也持儒道合一的立場:

    問曰:儒者之言命與道家之言命果有異乎?答曰:人稟天地之氣以有生,即天所命。就其炁之靈光即是性。所以中庸言天命之謂性,合而言之,道家亦謂神是性兮炁是命,神不外馳炁漸定,未嘗分也。[4](二)

    在性與命的看法上,粘本盛從儒道合一的立場出發,認為性與命都是天地之理的體現:

    顧其理本于性而原于命。子思子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孟子曰:“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4](一)

    粘本盛飽讀儒書、故能援儒入道,以儒家思想來融通道法。粘本盛將《道養全書》名之為《忠孝全書》、反映了他“儒道合一”的思想特色。粘本盛序云:“道養道學其道均也,忠書孝書其書一也。”[4](一)因為養身乃是盡孝報國盡忠的具體體現,“道養之事,壽其身以順親,保父母遺體固是孝”。[4](一)這種儒道合一的修道養生思想成為《道養全書》的一大特色。與這一特色相適應,粘本盛在闡述內煉養生的具體理法時以易解道,始終將《易》理貫穿于《道養全書》之中。
    粘本盛的家鄉是福建晉江,易學較為發達,曾出現了不少有名的諸如蔡清、李贄這樣的易學家。粘本盛“早承庭訓,潛研有年”,對易學頗為精通。粘本盛的小子士鳳在《道養全書》“凡例發明”中對此有過一番記述:

    性命大道莫備于易。先王父精于易學,有晉江易之稱,講亭舊址今猶在也,縉紳先生能言之。家大人早承庭訓,潛研有年。復于公車途次得《周易》古文讀之,其篇法與今文迥別。……增其新得,補其未備,正在參訂間,今觀《參同》《悟真》諸書,皆本易象以立言。是以家大人一得真師口訣,即以易理之蘊而通之一身,覺大道所云乾坤水火、取坎填離、姤復、雷風,諸妙義一證,悟而即是一持,循而不爽也。[4](一)

    粘本盛之父精于易學,有“晉江易”之稱,曾設堂講易。粘本盛秉承家學,在研讀《周易參同契》《悟真篇》等道教內煉著作時,認識到其“皆本易象以立言”,即道教內煉丹法以《易》理為理論基礎和論說工具。因此,粘本盛本著易道融通的思想認識,在闡釋道教內煉養生訣要時,始終自覺地以《易》理來發明道法、以易解道。

    首先,粘本盛用《周易》“窮理盡心以至于命”的思想作為道教內煉性命雙修的理論基礎。《忠孝全書》序云:

    易曰: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又曰:窮理盡心以至于命。夫心之神明謂性,天之付畀謂命。于何見之?人之三百日形圓,靈光入體,與母分離,天命真元著于祖竅,此真命也。真命何象?恍惚杳冥一氣而已。所以性理曰氣之息也,形之生也。[4](一)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出自《周易·系辭上傳》,意為能夠用《易》理修身、成就美善德性、反復涵養蘊存,就找到了通向“道”和“義”的門戶。“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典出《周易·說卦傳》,其意為窮極萬物深妙之理,究盡生靈所稟之性,以至于通曉自然所賦之命。粘本盛以此來論說性與命的密不可分性。性與命是生命存在的兩大要素,缺一不可,故不可偏修。“善養生者,以炁而理形。道書曰:道自虛無生一氣,便以一氣產陰陽。又曰:神是性兮氣是命,神不外馳氣漸定。夫性命神氣其相關切如此,不可無以養之也。明矣此道養一書所由著也。”[4](一)道教內煉養生門派甚眾,在修性與修命問題上雖然各派有所側重,但一般都強調修性立命、性命雙修,存神與養氣并重、形神兼養。從某種意義上講,性命雙修是道教內煉養生的主要原則和目標,粘本盛《道養全書》將這一原則建構在《易》理基礎之上,充分體現了他以易解道、易道融通的思想認識。

    其次,粘本盛針對以往道教內丹煉養著作故弄玄虛、藏頭露尾、不肯說破的舊習和弊端,運用《周易》簡易思想,指出道養之術“其功夫甚簡易”:

    其功夫甚簡易而正大不二,不過法天地陰陽升降之理,以調和氣血,流通經絡,為卻病延年計。[4](一)

    粘本盛認為,道教內煉養生機理在于法效天地自然的陰陽升降變化規律,調和臟腑氣血精液,疏經活絡,達到祛病去疾、延年益壽的目的。因此,內煉養生之術應做到“易知易行”,不可“炫人聽聞”:

    初無奇異可秘也,而方士以神奇秘之,各立旁門,炫人聽聞,行之無效而大道隱矣。[4](一)

    正是從《周易》簡易思想出發,粘本盛撰寫《道養全書》的主旨才定位于破除丹書神秘氣息,將道教內煉養生理法以“易知易行”形式公之于眾:“是篇直訣大道正宗,不于旁門稍溢一語,冀人易行易行,以抒其中心之所同然也”。[4](一)《道養全書》在編寫體例和行文內容上遵循了《周易》簡易思想,如《道養問答引》所云“謹就公務之暇所可力行者,先撮緊要數條以答同志諸君子之下問,庶易知易行,益信長生之道為可學也”[4](一)。全書以相當通俗的形式介紹各種道教醫學養生方法。關于這一特色,粘本盛子士鳳在“凡例發明”中作了進一步說明:

    性命大道,從前多立名色,曰金丹,曰玉液,曰金液,曰震龍兌虎,曰黃芽白雪等字以炫聽聞。不知此不過天地陰陽升降周流無息之樞機。人身一小天地也,其陰陽升降之徑路亦如之。乃天下公共大道也。家大人刪去金丹等名號,只以道養貫之,以明道為天地人物公共之至理,而養為人生日用飲食之常事也,因是以道養名。[4](一)

    據此可以看出,粘本盛之所以將其著作名命為《道養全書》,乃是基于道教養生方術“易知易行”的認識,其源頭活水來自《周易》簡易思想。例如《問答四·論精炁神煉法》云:“問曰:精炁神之煉法定各有真訣,請細為教之。答曰:止念煉神,鼻息煉炁,逆升閭尾煉精。”[4](三)也就是說煉神訣要在于止念定心寧志,煉炁之要在于鼻之數息,煉精關鍵在于逆升閭尾、回精固精。這就將原本十分玄秘的內煉功夫以極為簡約的形式公之于眾,便于人們習煉。

    復次,粘本盛在闡釋道教內煉具體訣要時,善借《易》理加以闡釋。《道養全書》中這方面的事例很多。譬如,道教內煉養生講求按一定程序循序漸進,其中關于溫養圣胎階段,粘本盛云:

    長養圣胎之法只是含光點點,真息綿綿,行住坐臥,念茲在茲。即《參同契》所云寢寐神相抱,覺寤候存亡,顏容浸以潤,骨節益堅強,成始成終不能離此功夫也。至于平居日用須是烹煉飲食,藉谷食之炁以壯脾胃生精液。次取陰陽配合之道,若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自是生人至理,不必斷絕以致枯槁,但須有節耳。此筑基煉已,對景無心取以為要也。[4](一)

    “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語出《周易·系辭下傳》,粘本盛借此說明內煉溫養時注意日常飲食攝養和男女房室養生,因為陰陽交合不僅是天地自然之理,也是“生人之理”,故“不須斷絕以致枯槁”,然而對陰陽交合之事切不可放縱,“但須有節耳”。這也是筑基階段的內煉要訣。

    道教內煉養生經過乾坤大周天、卯酉周天階段后,還須經過開治命橋守中宮階段才能進入結胎階段。《道養全書·復魏相公書》說:

    此謂乾坤大周天,俟行之既熟即行卯酉周天,既如此,則一身之中南北東西俱流通矣。即開治命橋守中宮。中宮初動時,如朱文公所云靜極而 ,如春沼魚,動極而翕,如百蟲蟄。此理最為真切,此景最可想像。中宮既通即易經所云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肢,發于事業,美之至也。余后功夫只有長養圣胎而已。[4](一)

    粘本盛在《論火候妙用》一節中對此做了一番說明:初而坎離交媾為小周天,繼而乾坤交媾為大周天,又繼而進陽火退陰符金木交并為卯酉周天,又繼而開治命橋開中宮。中宮開通則由中達外。對其間的內煉景象,粘本盛借用《周易》坤卦的卦象來加以描述:“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肢,發于事業,美之至也。”語出《周易·坤卦·文言》,乃釋《坤》六五爻辭:黃,中之色,六五柔居上卦中位,象征事物守持中道、行為不偏;“黃中通理”言由中發外,其文理可見,周末稱贊君子的美質好比黃色中和,通達文理,身居正確的位置,才美蘊存在內心,暢流于四肢,發揮于事業。[5]

    粘本盛精于《周易》象數與義理之學,故在論述內煉養生時,能嫻熟地將《易》理與道法熔為一爐。例如他在問答一“論少壯老”時,就援引十二消息卦的卦象來闡明人之生長發育的規律和每一年齡階段內煉養生的時機要訣:

    問曰:人有少壯老三等,俱可學道乎?答曰:可。……人之生自父母交會,二氣相合即精血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質,陰承陽生,氣隨胎化,三百日形圓,靈光入體,與母分離。天命真元著于祖竅,晝居二目而藏于泥丸,夜潛兩腎而蓄于丹鼎。乳以養其五臟,炁則充乎六腑,骨弱如綿,肉滑如脂,精之至也……此乃赤子混沌純靜無知屬陰,如易之坤卦。自一歲至三歲,長元氣六十四銖,一陽始生,其象如復卦……[4](一)

    即是說,人的生命胚胎來自父母精血相合,當生命剛剛誕生處于赤子階段時,純靜無知屬陰,其生命狀態如坤卦之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人之生命體的陰陽消長變化規律就可用十二消息卦來表征:第一階段(少時)從一歲自十六歲,陽漸升陰漸降。自一歲至三歲,長元氣六十四銖,一陽始生;至五歲又長元炁六十四銖,二陽始生;至八歲又長元炁六十四銖,三陽始生;至十歲又長元炁六十四銖,四陽始生;至十三歲又長元炁六十四銖,五陽始生;至十六歲又長元炁六十四銖,六陽全生。上述六個階段元炁的增長數量三百八十四銖符合易數之變化,所謂“盜天地三百六十銖之正炁,原父母二十四銖之祖炁,共得三百八十四銖以全周天之造化而為一斤之數也”。十六歲時,陽精充沛,乃內煉最佳時機。粘本盛指出:“此時純陽既備,微陰未萌,精炁充實,如得師指,修煉性命,立可成功。此少時可學道也。”

    第二階段(壯時)從十六歲至三十二歲,欲情萌動,元炁開始耗散,陰漸升而陽漸降,其生長發育“由十六至二十四歲,耗元炁六十四銖,應乎姤卦,一陰初生……若勤修煉可謂不遠復者矣;至三十二歲,耗元炁六十四銖,應乎遁卦,二陰浸長,陽漸銷,欲慮蜂起,真源流薄。然而血炁方剛,志力果敢,若勤修煉則建立丹基亦易為力,此壯時可學道也”[4](一)。《道養全書》用姤、遁二消卦來表征壯時生命規律和特征。

    第三階段(老時)從四十歲至六十四歲,其生理變化特征和內煉養生都與少時、壯時有很大差別,粘本盛用否、觀、剝、坤四消卦來表征老時人體生理機能和內煉養生要則,援引《周易》卦象對此作了形象化闡述:

    至四十歲又耗元炁六十四銖,應乎否卦,天地不交,二氣各復其所,陰用事于內,陽失位于外,若勤修煉,則危者可安,亡者可保。至四十八歲又耗元炁六十四銖,應乎觀卦,二陽在外而陽息微,重陰上行而陰氣盛,若勤修煉則仰方盛之陰柔扶向微之陽德;至五十六歲又耗元炁六十四銖,應乎剝卦,五陰并升乎上,一陽將反乎下,陰氣橫潰,陽力僅存,若勤修煉,如續火于將窮之木,布雨于垂槁之苗;至六十四歲,卦氣已通周,所得天地父母之原氣,三百八十四銖而為一斤之數者,耗散已盡復返于坤卦,純陰用事,陽炁未萌,若勤修煉,時時采藥,時時栽接,則陰極而能生陽,窮上而能反下,革柔為剛,返老為強矣。此老時可學道也。[4](一)

    粘本盛用否卦、觀卦、剝卦和坤卦來表征人體從四十歲到四十八歲、五十六歲、六十四歲生命運動(每八年一階)的生理機能變化特征,并根據卦象所顯示的陰陽消息規律來形象地標示內煉養生“進陽火、退陰符”的時機與法則,十分直觀而又明了簡約,便于修習。

    道教內煉養生的一個難點和關鍵是“火候”的把握,而道書對此常秘而不宣,以至道門中有所謂“圣人傳藥不傳火”的說法。粘本盛在《道養全書》中援引十二消息卦與一年十二個月、一月三十日、一日十二辰分別相配,以卦象陰陽消息來揭示內煉所必須遵循的天地自然法則,指導內煉者適時“進陽火、退陰符”。除此之外,粘本盛在《道養全書》后編還別立“圖像說”,用直觀的各種圖像來標示內煉養生,這是粘本盛易道融通思想的又一重要體現。關于圖像在內煉養生中的意義,粘本盛指出:

    學者用功之時,不得圖像指示而印證之則口授為難,而身上天機及火候何以了然于胸?[4](三)

    借助包括易學卦象、人體構造在內的各種圖像,可有助于修煉者直觀地了解人體臟腑器官的結構、經絡的分布、氣血精液的傳輸,把握陰陽升降氣機及內煉“火候”,避免瞎修盲煉。為此粘本盛在《道養全書》后編特別附上內景圖、任督二脈圖、普照圖、反照圖、外藥圖、內藥圖、火候圖、三十六宮圖、返太極之圖、行禪圖、立禪圖、坐禪圖、臥禪圖等十幾副圖像,[4](四)作為內煉養生過程參照的圖譜,以資內煉養生。

    從對《道養全書》易道融通思想的剖析中可以看出,《周易》象數與義理之學在道教內煉養生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這種作用首先在于“易學為道教理論體系提供了基本的思維模式”。[6]正如四庫館臣所點評:“《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四庫全書總目·易學小序》)

    從《道養全書》對易學思想的融攝來看,易學在道教內煉養生中有三方面的意義和具體應用。其一,《易》學為道教內煉養生理論體系的建構提供了一種思維模型和論說工具,這從《道養全書》對道教內煉術語和訣要的詮釋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茲不細說;其二,借助《易》之象數語言與符號,可以形象化地描述內煉養生中產生的生理景象,直觀地表征內煉養生的具體法式;其三,《易》圖為道教內煉養生提供了簡明扼要的臨爐操作圖示,其作用如粘本盛所云“進道其有崖梯矣”。[4]

    參考文獻
    [1] 蓋建民.道教醫學[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73.
    [2] 方鼎修,朱升元.晉江縣志:卷11[M]//人物志·仕跡.民國三十四年晉江縣時代報社鉛印本.
    [3] 錢儀吉.碑傳集:卷52[M].光緒十九年江蘇書局校刊.
    [4] 粘本盛.道養全書[M].清康熙稿本,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古籍部藏本.
    [5]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6.
    [6] 詹石窗.易學與道教思想關系研究[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278.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果冻|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野战|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2021国产精品午夜久久|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国产嫩草|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麻花传媒二三区别| 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 182tv午夜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杨幂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