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wmkai"></strike>
    <ul id="wmkai"></ul>
    
    
  • 會議新聞
    會議·新聞
    潘富恩先生生平
    發表時間:2023-07-19 23:01:53    作者:    來源:“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微信公眾號

    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中國哲學史家、當代宋明理學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復旦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復旦大學校學位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哲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潘富恩先生,于2023年7月18日凌晨2時12分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0歲。

     

    潘富恩先生1933年12月6日出生于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早年先后求學于潘橋中心小學、浙南三育學校、甌海中學及南京中華三育學校,曾隨無錫國專顧實先生修習古文。1951年考入上海學院中文系本科,1952年院系調整后并入復旦大學中文系,1955年畢業后留校任教于中文系。1956年復旦大學作為建國后第一批設立哲學院系的三所高校之一,成立哲學系并開始第一屆招生。潘富恩先生于當年調入哲學系,同時作為青年教師選派至北京大學進修中國哲學史,兩校商定其進修要求并指定由著名哲學史家張岱年先生指導,專攻宋明理學。潘富恩先生在北京大學期間研究方向主要為“陸象山的哲學研究”和“李恕谷的哲學思想”。1957年參加了于北大臨湖軒舉辦的中國哲學史座談會,并在《光明日報》發表第一篇哲學論文《葉適的唯物主義認識論》。1958年調回上海,下放滬郊農村。1959年起開始協助嚴北溟先生主講中國哲學史。1965年任講師,1980年任副教授,1985年晉升為教授,并開始連任哲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1985-2000)、校學位委員會委員。1990年,由國務院批準為中國哲學學科博士生導師。199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外還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顧問,中國哲學史學會第一屆至第五屆理事,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副主編、《辭海》編委兼中國哲學史分科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

     

    潛心治學    著述等身

    潘富恩先生潛心治學、研精覃思,長期任教于復旦大學,在宋明理學以及先秦哲學教學與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潘富恩先生克服各種困難,堅持中國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對包括老子、韓非子在內的先秦哲學和朱熹、陸九淵、方以智等為代表的宋明理學中的邏輯結構、范疇命題以及認識論進行了探索。1962年于《文史哲》第4期發表了《論老子“道”學說》,引起學界關注,并獲得《人民日報》和《文匯報》的摘要報道,1963年于《新建設》第3期發表了《論格物致知》。1973年春潘富恩先生撰寫的《中國古代兩種認識論的對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量高達80萬冊,產生了廣泛影響,1985年該書修訂為《中國古代認識論史略》。

     

    改革開放后,潘富恩先生的研究方向逐漸集中在宋明理學領域,成為當代宋明理學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潘富恩先生出版了《呂祖謙思想初探》(1984)、《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1988)等力著,后在此基礎上,拓展成《呂祖謙評傳》(1992)和《程顥、程頤評傳》(1996)兩部代表性著作,在中國哲學界宋明理學領域產生了廣泛影響,并對宋代洛學和婺學的學術研究起到了重要推進作用,至今仍有重大參考價值。《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長達37萬字,在宋明理學發展的大背景中對二程自身的哲學體系作了全面而精詳的分析,并以范疇研究貫穿于二程經濟、政治、哲學、倫理以及教育等思想中,填補了當時國內尚無有關二程系統研究的空白。《程顥、程頤評傳》也于1996年獲評第八屆全國圖書“金鑰匙”一等獎。潘富恩先生有關呂祖謙和婺學的研究,也是建國以來國內婺學研究的首作。他對南宋婺學調合朱陸,兼取其長,并開清初浙東學派通經致用之先聲的思想體系做了深入分析,至今仍然代表著這一領域研究的極高水準,獲得海內外學界的高度認可。

     

    20世紀中后期,百業待興,中國哲學學科亟需一批承前啟后的辭書接引后輩學人,潘富恩先生作為主編或副主編,集中精力參與編寫了五部辭書和《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第一部是《哲學大辭典·中國哲學史卷》(1985),嚴北溟先生為主編,潘富恩先生任副主編并負責撰寫宋元明清部分條目,此書于1986年獲評上海市第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第二部為《中國思想家傳記匯詮》(1989),王蘧常先生任主編,潘富恩先生為副主編之一,負責編寫宋明部分傳記的詮釋;第三部是《中國哲學三百題》(1988),是與夏乃儒、祝瑞開、丁楨彥諸先生共同主編。此書以問答形式,解答中國哲學史上學派事件、人物思想、概念命題、典籍名篇,深受讀者的歡迎,幾次再版;第四部是《孔子大辭典》(1994),由張岱年先生主編,潘富恩先生任副主編并協助主編定稿,負責孔子倫理思想以及先秦、魏晉、隋唐、宋元部分;第五部是四卷本的《中國理學》(2002),由潘富恩先生和徐洪興教授主編,該書獲得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1年,由匡亞明先生特邀,潘富恩先生擔任學界享有盛名的《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副主編,分管哲學史類的書稿組稿和復審工作。他先后撰寫了《呂祖謙評傳》、《范縝評傳》,同時還投入大量精力審定了23部書稿,為叢書做出了巨大貢獻。

     

    進德修業

        桃李天下

    潘富恩先生是復旦大學哲學系的建系元老,與復旦哲學系的諸多前輩一起篳路藍縷,為復旦哲學系的籌建、發展、壯大貢獻了大半生的心血。在他任教期間,桃李春風,孜孜不倦,曾先后開設《中國哲學史》、《先秦哲學》、《中國古代辯證法》、《中國古代認識論史》、《宋明理學》及《二程思想專題研究》等十多門課程。其授課不事聲華,尤其注重對典籍史料進行疏釋考證等基本功的訓練,在此基礎上再作哲學義理的闡發。其學風厚重穩健,深得學生好評。潘富恩先生長期擔任哲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和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為人公道寬厚,深受同仁之信任,在選才用人方面為整個復旦大學哲學系以及中國哲學專業的學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潘富恩先生非常留心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帶出了三十多名博士,曾是培養中國哲學博士生最多的導師,桃李滿天下,為中國哲學學科的發展貢獻了大批后備人才,其中吳震、楊澤波、王新春、郭沂、徐洪興、徐儀明、白奚、林宏星、劉康德、洪軍、吳學國、徐克謙、董平、李仁群、孔令宏、潘暢和、陳迎年等人至今仍活躍在學術研究的第一線,在各自領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潘富恩先生與人為善、提掖后學,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開始作為答辯主席或答辯委員主持及參與全國各地中國哲學博士論文答辯,并曾由張岱年先生指定為北大第一批文科博士的評審委員。

     

    潘富恩先生還盡心竭力培養和指導了大批外國留學生及訪問學者,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建國后復旦大學的第一位外國留學生,后任前蘇聯科學院院士、外交部高級顧問、蘇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蘇中友好協會主席的季塔連科,曾在潘富恩先生兩年多的悉心指導下完成了《墨子思想研究》一書。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魯汶大學漢學系主任鐘鳴旦教授,在復旦進修期間為撰寫明清之際“西學東漸”問題的博士論文專程求教,潘富恩先生為他詳細指導了宋明理學,并帶他去福建等地實地參訪。此外潘富恩先生還指導了日本新潟大學原副校長深澤助雄教授、德國漢學家瞿開森教授、意大利威尼斯大學現任校長李集雅教授等來自法國、韓國、秘魯和馬里等地的海外知名學者和大批海外高級進修生。

     

     

    梁木其壞,哲人其萎。潘富恩先生的逝世是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和中國哲學界的巨大損失。進德修業,修辭立誠,潘富恩先生的道德與文章是一代知識分子的風骨與寫照。潘富恩先生生前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將“人”字寫端正,看重學術道德和氣節,一生最敬佩其師張岱年先生的為人風范和道德文章。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潘富恩先生的精神與人格將永遠激勵后進學子,在一代又一代師生之間薪火相傳。

     

    潘富恩先生千古!

     

     

    潘富恩先生論著列表

    一、個人專著:

    《中國古代兩種認識論的對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此書后修訂改名為《中國古代認識論史略》,1985年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曾高達80萬冊,產生了廣泛影響。

     

    《呂祖謙思想初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此書對南宋浙東學派經世致用之先聲呂祖謙作了全面的探討,為建國以來國內婺學研究的開創工作。

     

    《中國哲學論稿》:重慶出版社,1984年。

    此書是作者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將所發表的論文,經過選擇,編為一集。頗多為作者獨到見解。

     

    《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與徐余慶合作):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

    此書將理學的奠基者程氏兄弟的思想體系作了條分縷析,全書12章,40萬字。大陸和香港臺灣學者曾撰文評論,認為是當前二程研究中“最為精詳”的專著。

     

    《呂祖謙評傳》(與徐余慶合作):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范縝評傳》(與馬濤合作):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以上兩“評傳”(即呂祖謙與范縝)乃匡亞明主編《中國思想家評 傳叢書》二百部中第90卷和第45卷。該《叢書》被譽為“二十世紀巨大文化工程”。

     

    《程顥、程頤評傳》: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此書為《中華歷史文化名人系列叢書》之一,獲第八屆全國圖書“金鑰匙”一等獎。

     

    《二程遺書》:程顥, 程頤撰 ; 潘富恩導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此書為二程研究的必備參考書,出版后多次重印,最新于2020年再版。

     

    《程顥、程頤》: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

    《呂祖謙》: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

    以上二部著作均為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策劃的“大家精要”系列叢書第一輯。

     

    《潘富恩自選集》:重慶出版社,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此書匯集作者40多年來在中國哲學研究中發表的眾多論文里的精粹 之作,共收入三十四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中國哲學命題與學派研究、中國若干哲學家的專題研究、學術爭鳴與學術評論。

     

    二、主編書目(含共同主編)

    《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哲學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年。

     

    《中國哲學三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孔子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

     

    《朱舜水與日本文化》: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國理學》(四卷):東方出版中心,2002年。

    該書和徐洪興教授共同主編,獲得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三、參編書目

    任副主編,主編:嚴北溟,《中國哲學大辭典·中國哲學史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年。

    該書是20世紀80年代復旦中哲學科最具社會和學術影響力的代表著作,由嚴北溟任《中國哲學史卷》主編,潘富恩任副主編。此書出版之后,一時洛陽紙貴,成為眾多哲學研究人員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任副主編,主編:匡亞明,《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南京大學出版社。

    由匡亞明教授特邀,從1991年起擔該從書的副主編,分管哲學史類的書稿組稿和復審工作。他先后審定了《老子評傳》、《孟子評傳》、《荀子評傳》、《智顗評傳》、《惠能評傳》、《二程評傳》、《朱熹評傳》、《陳獻章評傳》、《王廷相評傳》、《王守仁評傳》、《王艮評傳》、《王畿評傳》、《聶豹·羅洪先評傳》、《羅汝芳評傳》、《潘季馴評傳》、《呂坤評傳》、《劉宗周評傳》、《陸世儀評傳》、《朱之瑜評傳》、《顧炎武評傳》、《王夫之評傳》、《顏元·李塨評傳》等22 部書稿,另外,作為審稿人審閱了《韓非評傳》。

     

    共同主編,《中國哲學三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任副主編,主編:王蘧常,《中國歷代思想家傳記匯詮》: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年。

     

    任副主編,主編:張岱年,《孔子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四、代表性論文列表(含合著)

    《葉適的唯物主義認識論》:《光明日報》1957.03。

    《談“鵝湖之會”》:《學術月刊》1961.07。

    《論老子“道”的學說》:《文史哲》1962.05。

    《論格物致知》:《新建設》1963.03。

    《“五德終始”說究竟是進步的還是反動的?》:《復旦學報》1979.03。

    《論方以智的樸素辯證法宇宙觀》:《學術月刊》1979.05。

    《評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復旦學報》1979.05。

    《論韓非的樸素辯證法宇宙觀》:《復旦學報》1980.03。

    《論宋尹學派形而上學的思想特征》:《復旦學報》1980.05。

    《關于柳宗元世界觀的實質問題——與丁寶蘭同志商榷》:《陜西師范大學報》1980.09。

    《論朱熹》:《浙江學刊》1981.05。

    《論孫武、孫臏“兵法”中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內蒙古師院學報》1981.10。

    《農家學派“耕之大方”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復旦學報》1982.03

    《論呂祖謙》:《浙江學刊》1982.03。

    《略論中國古代關于量變與質變理論的歷史發展》:《社會科學戰線》1983.03。

    《論春秋時代“物生有兩”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復旦學報》1983.05。

    《論龔自珍的哲學思想》:《浙江學刊》1984.06。

    《略論二程的教育思想》:《中州學刊》1985.08。

    《論二程的變革理論和對熙寧新政的態度》:《學術月刊》1986.04。

    《記二程對佛、道的批判和汲取——兼論對鬼神說的批判和讓步》:《浙江學刊》1986.08。

    《論李退溪的教育觀》:《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10。

    《論二程的刑治與教化思想》:《復旦學報》1987.01。

    《論二程的人才觀》:《蘭州大學學報》1987.04。

    《重評王充論孔子》:《孔子研究》1987.04。

    《論石介》:《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08。

    《略論近代史上魏源愛國主義的軍事思想》:《軍事歷史研究》1987.12。

    《評〈洛學源流〉》:《哲學研究》1988.11。

    《關于朱熹歷史觀的幾點看法》:《浙江學刊》1988.12。

    《論石介》:《文史哲》1989.01。

    《孔子研究筆談》:《時代與思潮》1990.10。

    《論“東南三賢”理學思想之異同》:《甘肅社會科學》1991.10。

    《儒學與浙江文化》:《浙江學刊》1992.03。

    《論呂祖謙“兼容并蓄”的學術思想》:《中國哲學史》1992.04。

    《呂祖謙與浙東史學》:《孔子研究》1992.04。

    《呂祖謙的實學思想述評》:《復旦學報》1992.06。

    《評周夢江先生〈葉適與永嘉學派〉》:《浙江學刊》1993.03。

    《板凳坐冷 文章做實——評束景南先生的“朱子學”研究》:《哲學研究》1993.05。

    《開拓宋明理學研究的新領域——評蔡方鹿著〈魏了翁評傳〉》:《中國哲學史》1993.10。

    《簡評〈從圣賢人格到全面發展〉——中國理想人格探討》:《學術月刊》1994.01。

    《儒家文化中的理性自覺與精神超越》:《復旦學報》1994.05。

    《儒學研究的時代觀解與回應》:《中華文化論壇》1994.07。

    《論浙東學派的事功之學》:《復旦學報》1994.09。

    《論天理與人欲》:《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4.11。

    《探賾索隱 鏡攝眾流》:《中國社會科學》1995.05。

    《求“道”的境界——評張立文先生的“朱子學”研究》:《學術月刊》1995.07。

    《南懷瑾與浙東學派》        :《復旦學報》1996.05。

    《談陽明心學與〈西游記〉的心路歷程》:《運城高專學報》1997.02。

    《論洛學對儒學文化的新發展》:《復旦學報》1998.05。

    《曾國藩論“自概之道”》:《浙江社會科學》1998.07。

    《本體與存在的闡釋——楊國榮教授〈心學之思〉評價》:《學術月刊》1998.09。

    《孔子“持滿有道”論》:《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1998.10。

    《返本開新──評〈內圣外王:儒家的社會哲學〉》:《山東社會科學》1999.12。

    《評〈中華武德鏡鑒〉》:《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0.02。

    《論朱子與東萊思想之異同》:《朱子學刊》        2001.11。

    《論呂東萊〈易說〉中的哲學思想》:《周易研究》2002.06。

    《評孔令宏的〈宋明道教思想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3.03。

    《論象山與東萊思想之異同》:《朱子學刊》        2005.02。

    《論陸九淵與呂祖謙思想之異同》:《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5.06。

    《論東萊與象山思想之異同》:《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5.08。

    《略論浙東呂學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及其當代意義》:《學習論壇》2005.12。

    《論程頤〈周易程氏傳〉中的辯證法思想》:《學習論壇》2006.06。

    《同春堂的大儒品德和禮學思想》:《學習論壇》2007.06。

    《論同春堂的大儒品德及其禮學思想》:《韓國研究論叢》2007.10。

    《論呂祖謙樸素辯證法思想的歷史貢獻》:《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8.05。

    《論楊時的后繼者“東南三賢”理學思想之異同》:《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9.02。

    《學有根底,融會貫通——讀〈朱熹文學思想研究〉》:《編輯學刊》2014.03。

    《悼念季塔連科》:《光明日報》        2016.03。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在线精品一卡乱码免费| 老司机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精品国产夜色在线|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网站|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四虎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