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wmkai"></strike>
    <ul id="wmkai"></ul>
    
    
  • 會議新聞
    會議·新聞
    懷念蒙培元先生 | 郭齊勇
    發表時間:2023-07-18 11:20:18    作者:郭齊勇    來源:“珞珈書生郭齊勇”微信公眾號
    今晨(7月13日)驚悉蒙培元先生于12日晚九點去世,甚為痛惜。回憶交往經歷,十分懷念。
    圖片
    蒙培元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和中國哲學史家,是我很敬重的前輩學者。他的高徒黃玉順教授及其領導的團隊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那就是編輯出版了蒙先生的全集,又召開會議,編輯會議論文集。
    說到蒙先生,我想起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2005年5月24日至6月25日,我以敝校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與哲學學院的名義,邀請蒙先生來珞珈山講學。事先我們商量了并在敝校公布了講學的安排。按計劃,蒙先生為敝校教師與博碩士研究生講十場,每場兩個小時或兩個半小時(含討論)。
    我在電腦舊文檔中找到當年的安排,見下:
    圖片
    本科生們知道了,紛紛要求聽蒙先生的演講,我不得不請蒙先生在計劃外增加一場專門對本科生的演講。安排得如此飽滿,蒙先生很辛苦,我很不安,他卻非常高興。蒙先生此次來武大講學的主題有三大類:孔子的仁學;中國哲學的生態觀;心性論與心靈哲學。我們請蒙先生的夫人郭老師一同來漢,她是心理學家,恰好我們哲學院有心理學系,因此也請郭老師作了一場演講。郭老師講得很生動。
    蒙先生長期在社科院搞科研,很少講課,要論演講技巧,真沒有多少。蒙先生講課重在內容,這些內容是他自己的科研成果,是確有所見、實有所得的新思卓見。
    2005年以后,我利用赴北京出差、開會、編教材等機緣,抽暇到蒙先生家看望、拜訪過他,向他請益、求教。他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宿舍的先后兩處住所及晚年在回龍觀的住所,我都去過。他們家原住的宿舍非常狹小,后來慢慢改善了。丁為祥教授到蒙先生家去得勤一些。
    蒙先生的著作現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在國際學術界很有影響。我曾拜讀過他的著作《理學的演變》(1984),《理學范疇系統》(1989),《中國心性論》(1990),《中國哲學主體思維》(1993),《心靈境界與超越》(1998),《情感與理性》(2002)、《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觀》(2004)等,深受教益,啟我良多。蒙先生著作等身,我所讀過的他的大著不算多,但應是基本的和有代表性的。在中國哲學史學界,蒙先生是較早研究中國哲學的生態哲學與心性哲學的專家之一,在這些領域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在生態哲學方面,蒙先生從儒家、道家、玄學、理學中吸收營養,重新詮釋“天人合一”、“生”、“仁”學,闡釋“仁”的差異性與普遍性、生態哲學中的宗教問題、科學理性與情感理性的問題、特殊主義與普遍主義的問題、克服工業文化與前工業文化的二元對立等。他區分了儒學“以人為中心”與“人類中心主義”、“為天地立心”與“為自然立法”的區別。
    蒙先生指出,中國哲學關于天人關系的討論,“究天人之際”,根本上涉及的是深度的生態哲學,要解決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蒙先生的貢獻在于:第一、肯定“天”是自然界之總稱,同時又具有超越的含義,超越層面的天道、天德與自然之天,“形而上者”與“形而下者”不是分割的兩個世界,而是一個世界。第二、就人天關系而言,人不是凌駕于自然之上的主宰者,但人有文化,人是主體,不僅是知性主體,而且是德性主體。知性主體展示的是人對自然的征服與控御,逐漸發展出以“人”為中心的思路。然而人有內在的德性與神圣性,德性主體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為目的,肯定人與天地合其德,人與自然界的關系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是價值的而不是認知的,是一元的而不是二元的。他特別指出深層生態哲學中的宗教觀,指出天的超越面,人對自然的敬畏與感恩。第三、蒙先生特別提出“生生不已”的“生”的哲學,指出“生”是中國哲學的核心與精神,在一定意義上中國哲學就是“生”的哲學。他強調:中國哲學講的是“生成論”而不是西方哲學的“本體論”;是生命論而不是機械論;是生態哲學,在生命的意義上講人與自然統一的哲學。他肯定生命與生命創造的涵義,但指出人不是自然界的“立法者”,而是自然界內在價值的實現者與執行者。蒙先生提示我們,我們講生態哲學,不僅是保持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問題,而且是人類生存方式的問題和生命價值的問題。人類對自然界的倫理義務與責任,是出于人的內在的情感需要,成為人生的根本目的。
    蒙先生對生態哲學的思考,全面而深刻,對于解決今天的生態問題,促進中國與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又具有理論性與前瞻性。
    在心性哲學方面,蒙先生的貢獻在于“情感哲學”及其學派的建樹。蒙先生認為,中國哲學、尤其儒家哲學乃是“情感哲學”;認為“情感……是儒學理論的出發點”、“儒家始終從情感出發思考人生問題,‘存在’問題,并由此建立人的意義世界和價值世界”。據此,蒙先生提出了“人是情感的存在”的重要命題。因此,學界有人稱蒙先生的思想學術為“情感儒學”。
    蒙先生認為,不承認道德情感既能上通理性(理義、性理),又能下通經驗、實然,將道德情感(“私欲之情”則是另一個問題)要么限制在經驗、實然的層面,要么變成超越的本情,這本身就沒有突破康德哲學的界限(即現象與本體、經驗與超越的二元對立)。只有承認道德情感既是個人的,又有共同性、共通性,既是特殊的,又有普遍性,既是經驗的,又有超越性,才能走出康德哲學的限制,回到“具體理性”的思路上,使道德問題得到解決。他認為,“情感理性”是一種價值理性,因為價值正是由情感需要決定的。
    蒙先生指出:儒家哲學的特點,正如牟宗三先生所說,理與情,即道德理性與道德情感(不是“私欲之情”)是“渾融”在一起的,因而是“活”的。它沒有形而上的純粹性,卻有生命創造的豐富性。我們固然可以“消化”康德,對儒家哲學進行“分析”,從康德哲學中吸取智慧,但是“分析”之后,仍要回到儒家哲學的精神中來,從心理基礎出發解決道德實踐問題。儒家是主張提升情感的,但提升本身就是實踐的,其目的是實現一種道德境界,提高人的情操,而不是建立一套“超越的形上學”或道德實體論。在這個問題上,儒家關于道德情感的學說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
    蒙先生十分深刻地回答了現實提出的道德失序與生態危機的問題,提出了如何調動中國哲學,特別是儒學資源的創造性轉化的思路。
    在中國哲學史研究方法論方面,蒙先生的貢獻在于:深耕經典,著力把中國文化與哲學中有生命力、至今仍有意義或能轉化的價值理念提示出來,轉化出來,并創立了新的系統。如前所述,蒙先生的“情感哲學”是極有創造性的哲學系統。
    蒙先生創立的學派,經過黃玉順教授的理論再創造,已有一定的規模,這是令人十分高興的事。在現時代,源自中國文化內部,又能與當代世界的哲學界對話的學術流派還不多,我們樂見“情感哲學”的學派更加發展壯大!但黃玉順教授之后的承前啟后人物,我孤陋寡聞,尚不知曉。
    形成一個學派,一要有理論建樹,二要有領袖人物,三要有傳承團隊。形成一個傳統,至少要有三代。
    重振中國哲學,希望寄托在新生代身上。中國現代哲學界還不夠活躍,遠沒有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氛圍與氣象。根本上,我們還是要鼓勵哲學家們立說、創派,鼓勵青年學者端正心態,厚積薄發,勇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辨,成一家之言”。蒙培元先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從蒙先生的學術思想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郭齊勇,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國學院,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浪潮|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蜜芽| 麻豆文化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四库影院永久在线精品| 9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下载| 99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模和精品嫩模私拍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含羞草| xxx国产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含羞草 | 久久66热人妻偷产精品9|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99久久精品国产第一页|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杨幂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网曝门精品国产事件在线观看|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