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wmkai"></strike>
    <ul id="wmkai"></ul>
    
    
  • 綜合研究
    由善而美:中國美學意識的萌芽 ——漢字“美”的字源學考察
    發表時間:2022-11-01 16:19:30    作者:黃玉順    來源:《江海學刊》2022年第5期,第14?21頁
    由善而美:中國美學意識的萌芽
    ——漢字“美”的字源學考察

    黃玉順
     
       【編者按】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經典詮釋學基本文獻整理與基本問題研究”(21&ZD054),原載《江海學刊》2022年第5期,第14?21頁。
     
       【提要】美學意識并不是審美意識,而是對審美的反思。因此,中國美學意識的誕生的標志是“美”這個詞語的出現。漢字“美”的本義是“羊大為美”,意味著中國美學意識最初是對食物的一種價值評判。而“美與善同意”則揭示了中國美學意識與中國倫理學意識的同源,因為“善”的本義是“膳”,意味著中國倫理學意識最初也是對食物的一種評價評判。這就鑄定了“由善而美”的中國美學傳統。這種價值意識的進一步發展,便是“善美皆好”的價值論。這種“由善而美”的傳統,一方面乃是“美不離善”;但另一方面并非“以善為美”,而只是說“善”盡管是“美”的必要條件,但并非充分條件。至于“美”究竟何以超越“善”,這有待于中國美學意識的更進一步展開。
     
       我們這里要討論的不是“審美意識”(appreciative consciousness),而是“美學意識”(aesthetical consciousness)。美學并不是審美本身,而是對審美的反思。審美與美學的關系是:“前者乃是一種意向性(情感性、意志性)的東西,如文學、藝術、宗教、道德、法律等;而后者則是對前者進行認識的一種認知性(知識性、科學性)的東西,如文學理論、美學、宗教學、倫理學、法學等”;“藝術作為一種意向性的意識形式,本身不是科學;但美學作為一種認知性的意識形式,那就是或應該是科學”;總之,“認知形式可以對意向形式加以把握。例如,可以對倫理道德、法律、政治、文學藝術進行科學的研究,結果就是倫理學、法學、政治學、美學、文藝學等等”。[1] 舉例來說,當原始人將一串漂亮的貝殼戴在脖子上的時候,他們就有了審美意識——美感(a sense of beauty);而唯有當他們明確地用“美”這個詞語來判斷這串貝殼的時候,他們才有了美學意識。這種原初的“美學意識”進而發展為一些較豐富而穩定的“美學觀念”,再發展為具有一定系統性的“美學思想”,最終發展為體系化的“美學理論”。所以,美學意識的誕生的標志是“美”這個詞語的出現。因此,要探尋中國美學意識的萌芽,必須追溯到表現為漢字的“美”這個詞語的產生。
     
    一、漢字“美”的本義:羊大為美
     
       漢字“美”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但是,目前所發現的甲骨文“美”字,皆用于人名和地名,因此,我們無法通過“美”字的具體用法來考察它的本義,而只能依賴于對字形的分析。
    徐中舒主編的《甲骨文字典》解釋甲骨文的“美”字:
       象人首上加羽毛或羊首等飾物之形,古人以此為美。所從之為羊頭,為羽毛,《說文》皆從羊,不復區別。《說文》:“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說文》以味甘為美,當是后起之引申義。[2]
       這是對許慎《說文解字》的傳統說法提出異議,而認為“美”字的字形乃是:下面的“大”是人形;上面是羽毛或羊頭形的首飾。但這種解釋并沒有獲得甲骨學界的普遍認同。劉興隆的《新編甲骨文字典》則采取兩可的說法:“象人有頭飾,示美好之義。或釋作從羊從大,示美善之義。”[3] 那么,甲骨文“美”到底是怎樣的字形和字義?
       (一)“美”字上部“”的含義:牛羊之羊
       首先,“為羊頭,為羽毛”或“象人有頭飾,示美好之義”的說法,并不可靠。事實上,甲骨文“美”作“”或“”,確實正如《說文解字》所說“從羊、從大”,即:上面部分并非所謂“頭飾”——“羊頭”或“羽毛”,而實實在在地就是一個完整的“羊”字。
       在甲骨文中,“羊”即作“”或“”等,這正是“美”字的上面部分。其實《甲骨文字典》自己也說:甲骨文“羊”字“象正面羊頭及兩角兩耳之形”(即“”的上面部分);“按甲骨文實以羊頭代表羊”。[4] 這就是說,“”或“”所代表的是一只整全的羊,而不只是“羊頭”,當然更不是“羽毛”。《新編甲骨文字典》也說:甲骨文“羊”字“象羊頭之正面形,以頭代羊”[5]。《說文解字》甚至認為,“羊”字并非“以羊頭代表羊”,而是“象頭角足尾之形”[6],即不只是羊頭,而是整個的一只羊的形象。
       總之,“美”字的上面部分就是一個“羊”字。
       (二)“美”字下部“大”的含義:大小之大
       漢字“大”的本義是人形,沒有異議。但是,具體到“美”字下面部分的這個“大”,則未必是指的人形。傳統的說法,如《說文解字》說:“大象人形。”[7] 但實際上甲骨文中卻找不到這種含義的用例。
       按《甲骨文字典》的解釋,誠然,“大”字“象人正立之形”;但其所舉的實際用例,卻沒有這種用法。“大”在甲骨文中的實際用例,除用作地名、方國名(“大方”)以外,已經“引申之為凡大之稱,而與小相對”, 即“不小也”,亦即大小之大,諸如“大邑”、“大雨”、“大風”、“大星”、“大水”、“大熯”、“大晵”等;其它諸如“大示”、“大宗”、“大室”、“大戊”、“大庚”、“大邑商”、“大采”、“大食”等,其所謂“大”顯然也是從大小之大的含義引申而來的。[8]
       按《新編甲骨文字典》的解釋,“大”字“象人之正面,四肢分開以示大義”,但其所舉的實際用例中也沒有這種用法。“大”在甲骨文中的實際用例,除用作人名、地名、方國名(“大方”)以外,也已經是“大小之大”,例如“大牛骨”、“擒大狐”、“大雨”、“大宗”、“大室”、“大示”、“大邑商”、“大食”、“大采”等。[9]
       總之,“美”字下面部分的“大”并不指人形,而是大小之大。
       (三)“美”字的本義:羊大為美
       綜合以上考察,顯而易見,“美”字的本義就是其字形的會意:羊大。看來還是《說文解字》的傳統解釋才是正確的:
       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徐鉉注:羊大則美,故從大。〕[10]
       徐鉉的解釋非常準確:“羊大則美。”這就是中國人最初的美學意識。
       這其實是一個古老傳統:“以大為美”。這里僅以《詩經》為例,諸如“四牡修廣,其大有颙,薄伐獫狁,以奏膚公”[11](朱熹解釋為“廣,大也;颙,大貌……膚,大……言將帥皆嚴敬,以共武事也”[12]);“大田多稼……既庭且碩”[13](朱熹解釋為“碩,大……此詩為農夫之詞,以頌美其上”[14]);“戎雖小子,而式弘大”[15];“俾爾昌而大,俾爾耆而艾,萬有千歲”[16](朱熹解釋為“以此美之,而祝其昌大壽考也”[17])。
       “大”又稱“碩”,故有“碩大”一詞,也是贊美之詞。如《詩經》稱:“彼其之子,碩大無朋”、“彼其之子,碩大且篤”[18];“有美一人,碩大且卷”、“有美一人,碩大且儼”[19](朱熹解釋為“卷,鬢發之美也”[20])。《詩經》稱美人為“碩人”,例如《碩人》一詩,形容美女莊姜:“碩人其頎,衣錦褧衣……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1] 朱熹注:“《春秋傳》曰‘莊姜美而無子,衛人為之賦《碩人》’,即謂此詩”;“此章言其容貌之美。”[22] 此外還有“碩人俁俁,公庭萬舞”[23];“考槃在澗,碩人之寬”、“考槃在阿,碩人之薖”、“考槃在陸,碩人之軸”[24](朱熹解釋為“詩人美賢者隱處澗谷之間,而碩大寬廣無戚戚之意”[25]);“嘯歌傷懷,念彼碩人”、“維彼碩人,實勞我心”[26]。女性“碩人”又稱“碩女”,例如“辰彼碩女,令德來教”[27]。其他以“碩”為美的例子,諸如“奉時辰牡,辰牡孔碩”[28];“公孫碩膚,赤舄幾幾”、“公孫碩膚,德音不瑕”[29](朱熹解釋為“碩,大;膚,美也”[30]);“執爨踖踖,為俎孔碩”[31];“播厥百谷,既庭且碩,曾孫是若”[32](朱熹解釋為“此詩為農夫之詞,以頌美其上”[33]);“吉甫作誦,其詩孔碩;其風肆好”[34];“路寢孔碩”、“孔曼且碩”[35]。這種“陽剛之美”,與后世以道家美學為主的“陰柔之美”是不同的。
       關于“美”字,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有更詳盡的解釋:
       美:甘也。〔甘部曰:“美也。”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伸之,凡好皆謂之美。〕從羊大。〔羊大則肥美。〕羊在六畜,主給膳也。〔《周禮》:膳用六牲。始養之曰六畜,將用之曰六牲,馬牛羊豕犬雞也。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從羊。此說從羊之意。〕美與善同意。〔美、譱(善)、義、羑皆同意。〕[36]
       徐鉉說“羊大則美”,段玉裁說“羊大則肥美”,都是講“美”字的本義。這就是說,中國人最初的美學意識,是對羊肉之味美的評價。
       這就是說,“美”字的字形確實是上“羊”下“大”,意謂“羊大”,作為一個會意字,本義為“甘”,乃指味道甘美。所以,《說文解字》以“甘”與“美”互釋:
       甘:美也,從口含一。[37]
       關于“甘”字,《甲骨文字典》說:“從一在口中,象口中含物之形。”[38]《新編甲骨文字典》進一步指出,這是“指事字”[39]。看來還是《說文解字》的說法正確:“甘”即“美”,乃特指味覺之美。這就正如荀子所說:“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40] 這就是說,“美”這個詞語最初用于對美味的評價,即“味道好”;換句話說,中國美學意識的萌生乃是與味覺聯系在一起的。
       這種用法,后世仍然保留下來。例如《孟子》中有:“五谷者,種之美者也”[41];“膾炙與羊棗孰美?”[42] 乃至現代漢語的“美食”、“美味”、“美酒”之類詞語,都是“美”字本義的遺存。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似乎也可以說“民以食為美”。
       大致說來,“美”字的含義引申演變的軌跡如下:羊肉之美、肉食之美、食物之美……事物之美。
     
    二、“美”與“善”的關系:由善而美
     
       美與善的關系不僅是美學中的一個重大問題,而且是哲學上的一個重大問題,涉及美學與倫理學之間的分野與聯系。然而,常見的“真善美”的說法,是將“美”與“善”并列起來,兩者之間界限分明;“通常以為,審美是無功利的。這里理解的‘功利’只是一種狹隘的理解。其實,只要有所‘求’,也就有所‘利’,求美亦然”[43]。在這個問題上,“善”與“美”的字源學考察將會告訴我們:中國美學觀念與中國倫理學觀念之間從一開始就密切相關。
       (一)“善”字的本義:以膳為善
       殷周時代的甲骨文里,沒有發現“善”字;學界通常認為,最早的“善”字見于金文。許慎說“美與善同意”,段玉裁說“美、善、義(義)、羑皆同意”,這就突破了美學與倫理學之間的藩籬,對于我們理解中國美學意識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關于“善”字的本義,《說文解字》認為:
       譱(善):吉也。從誩,從羊。此與義、美同意。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焦|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2020年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99RE久久精品国产| 精品福利一区3d动漫|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白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愉拍精品| 精品熟女少妇a∨免费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 欧洲国产成人精品91铁牛tv| 99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热99RE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免费|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