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德”觀念研究》
葉樹勛(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新書速遞
《先秦道家“德”觀念研究》
【1】圖書信息
葉樹勛著:《先秦道家“德”觀念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55萬字。
【2】作者簡介
葉樹勛,男,1983年生,廣東河源人。哲學博士,南開大學哲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先秦儒道哲學、出土簡帛思想等領域的研究。先后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和一般項目。在《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編有《朱右白文存》《楊鴻烈文存》,合譯有《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960—1279)》。
【3】內容簡介
“德”的重造與“道”的升華是道家哲學突破的兩個基本維度。理解道家哲學時一般聚焦于“道”,“德”的維度在人們視域中還未得到充分展放。本書是對先秦道家“德”觀念的系統論述,通過考察其演變歷程及深層構造,呈現它在道家哲學中的意義和角色。
本書考察了“德”的思想淵源、“德”在老學、莊學以及黃老學中的表現,既關注它的變化與發展,也重視其間一以貫之的內涵。“德”在道家哲學中整體上存在一個底層構造,道與物、道與人、己與他、王與民這四組關系是“德”的基底,它在這些關系中均處于樞紐和關鍵的位置;道家論“德”始終不離這四組關系,以四組關系為基礎,道家貢獻出世界觀、心性論、倫理學和政治哲學幾個方面的學說。
在道家哲學中,“德”與“關系”是相互依存的;對于理解道家哲學而言,“德”與“關系”是相互闡釋的。本書既是對道家“德”觀念的考察,也是對道家關系學說的探析,希望以此重新審視道家哲學的意蘊和性格。在方法上本書嘗試對觀念史研究作新的探索,同時注重語文分析在哲學研究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