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學術界一般將魏晉玄學劃分為漢魏之際、正始、竹林、元康、東晉五個時期。每個時期的社會政治環境、士人群體的文化性格、學術主題與哲學理論,存在明顯差異。本書分別探討了在這五個不同時期《周易》與玄學思潮的關系。第一章,漢魏之際思想變革與義理易學興起。創新之處是指出其中最有影響的道家學派,并不是通常所說的老莊哲學,而是所謂的“黃老之學”。第二章,《周易》與正始玄學。取得新進展之處有二,一是將黃老道家“因循”哲學納入研究視野。二是重新定義何晏易學的性質。第三章,《周易》與竹林玄學。認為竹林玄學以義理易學為主導方向,但是在漢代“象數”問題上存在不同態度。第四章,《周易》與西晉玄學。著重分析了“言意之辯”這種源于《周易》的學術方法,對元康玄學不同學派的影響。第五章,《周易》與東晉玄學,創新之處最多,一是將東晉玄學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二是對處于官學的王弼《周易注》時間做了考證,三是東晉“易象妙于見形”之辯及其意義。四是從“公謙之辯”看魏晉義理易學的功能。五是研究了韓康伯易學對“象數”的融通及其意義。
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