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wmkai"></strike>
    <ul id="wmkai"></ul>
    
    
  • 會議新聞
    會議·新聞
    李存山 |《<中國哲學史>四十年文選》序
    發表時間:2021-09-16 10:26:55    作者:李存山    來源:"哲學中國”微信公眾號

    《中國哲學史》四十年文選(全五卷)

    主編:陳來、李存山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出版

     

     

    《<中國哲學史>四十年文選》序

     

    李存山/文

     

    中國哲學(史)學科有本學科的學會,自1979年成立中國哲學史學會始;中國哲學(史)學科有本學科的學術刊物,自學會成立之后于1980年創刊《中國哲學史研究》始(1992年改刊為《中國哲學史》)。因此,中國哲學史學會及其會刊《中國哲學史》雜志必將載入中國哲學學科發展的史冊。

     

    回想《中國哲學史研究》初創的那個時期,正是我從哲學系的本科生逐漸轉入中國哲學史專業的研究生那個時期。其中有幾篇文章的內容,我后來還一直留有印象。當時正是改革開放以后各個領域大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之風的時期,中國哲學史研究領域也是如此。當時一些老學者還健在,他們為中國哲學史學科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引領作用;而一些中青年學者更是思想活躍,不斷推出新的研究成果。關于如何認識哲學與哲學史,關于中國哲學史的范圍、對象和任務,關于開展中國哲學固有概念范疇的研究,關于中西哲學的比較,關于把價值觀、歷史觀引入中國哲學史研究的范圍,等等,這些重大問題都是在那個時期提出并奠定了討論基礎。隨著研究的進展,中國哲學史學科逐漸掙脫了對所謂“兩個對子”作簡單理解的教條,一些新視角、新觀點、新成果不斷涌現,為以后的中國哲學研究開啟了新的廣闊道路。

     

    我曾說:“吾十有五而困于文革,三十而有志于學......”所謂“三十而有志于學”就是說在我三十歲考入中國哲學史專業的研究生以后,才確立了一生以研究中國哲學為職志的方向。以后無論是在讀研究生期間,還是畢業后到《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工作期間,乃至調入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后,除了老師的教誨、學友的幫助之外,無疑還有《中國哲學史》雜志一直伴隨和引領著我的中國哲學研究。我在這個學科中屬于“利根”以下之人,但是我相信這個學科中的所有學人都關注和受益于這個刊物。它是中國哲學學科所有學人發表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的學術園地。也正是因為有了廣大學人的支持和幫助,它才迎來了它的百期紀念。

     

    我在讀研究生期間就感受到專業刊物與非專業刊物(或綜合性刊物)的不同。非專業刊物雖然也發表一些高水平的中國哲學研究成果,但是因欄目的園地有限,所以每期發表中國哲學的文章也就少數幾篇,而《中國哲學史》作為本專業的學術刊物,每期發表中國哲學研究的文章近20篇。我到《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工作后,經常困擾我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每期哲學欄目可發的文章也就三四篇,而中國哲學的文章每期只能發一篇,這就給審稿和選題帶來很大的局限。因為有較大比例的稿件被退稿,所以我至今常對作者有歉疚之感。《哲學研究》要比《中國社會科學》好多了,但每期發表中國哲學的文章也就有四五篇。我被調入社科院哲學所后,感到《中國哲學史》雜志的最大優勢是它作為中國哲學史學會刊物的專業性,每期所發文章的數量說不上厚重,但都是研究中國哲學的文章,除了要選發本學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外,還要盡量較全面地反映本學科在各個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這是其他刊物所不能做到的。

     

    《中國哲學史》作為中國哲學史學會的刊物,它沒有專職的人員編制,也沒有固定的資金來源,但是它在歷屆中國哲學史學會及其下屬編輯委員會的指導下,編輯部成員主要由在京各高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的中國哲學研究人員組成。也就是說,承擔《中國哲學史》雜志編輯工作的都是中國哲學專業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哲學史》雜志發表的每一篇文章都經過了中國哲學專業“內行”專家的審讀。與其他刊物相比,這是《中國哲學史》雜志最獨特的優勢。《中國哲學史》雜志之所以能夠保障所發文章的質量,其主要原因在于此。當然,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的不僅是文章的作者,還有歷屆編輯部成員近乎義務性的不辭辛苦的工作。

     

    自21世紀初以來,中國哲學學科經歷了關于“中國哲學合法性”的討論。站在中國哲學學科的立場上,中國哲學的“合法性”當然是無疑義的。而關于“中國哲學合法性”的討論也推動我們更加重視研究中國哲學的特色,更加關注中國哲學與中國傳統經、史、子學的內在關系,以及中、西、馬哲學的互動,中國傳統哲學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等問題。就我個人的觀點看來,“究天人之際”是貫穿中國傳統哲學的主題,“推天道以明人事”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普遍架構。戴震所說“天人之道,經之大訓萃焉”這個“大訓”就是中國傳統經、史、子學中的哲學思想。當然,在中國傳統經、史、子學中并沒有明確的“哲學”這個學科,這也就決定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與中國傳統經、史、子學中的其他思想內容沒有明確的界限,而中國傳統經、史、子學中的其他思想內容又對中國傳統哲學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和重要的影響。因此,中國哲學研究既是對中國傳統經、史、子學中“大訓”的研究,同時它又不受本學科既有研究范式的局限,凡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有著密切關系或發生重要影響的那些思想內容也都在我們的研究范圍之內,當然也都在《中國哲學史》雜志所發文章的范圍之內。

     

    當《中國哲學史》雜志迎來百期紀念時,我們編選了五卷本的《<中國哲學史>四十年文選》,這主要包括中國哲學史總論、中國哲學研究的方法論、對中國哲學的概念范疇的研究、對中國哲學各個歷史時期人物和學派思想的研究、中國傳統經典的詮釋研究、新出土簡帛文獻的研究、中外哲學的比較研究、中國近現代哲學研究以及中國哲學的現代意義研究等。所選論文力求包括老、中、青學者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但因篇幅所限,并沒有把《中國哲學史》發表的重要文章都囊括在內。

     

    <中國哲學史>四十年文選》記錄了中國哲學學科四十年發展的腳步,其意義更在于開啟中國哲學學科發展新的進程。四十年來,《中國哲學史》雜志是伴隨著一代學人成長的,它在今后也將更加關注新一代學人的成長。讓我們把《中國哲學史》雜志辦得更好,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不斷推出新的研究成果,使中國哲學研究為中國文化的復興,也為世界哲學的發展做出新的重要貢獻。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999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亚洲另类精品xxxx人妖|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re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网站|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 fulidown国产精品合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蜜芽|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成人国产精品2021| 国产视频精品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 91精品国产肉丝高跟在线|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