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wmkai"></strike>
    <ul id="wmkai"></ul>
    
    
  • 先秦兩漢
    《周易》古經咸卦本義正解 ——兼論諸家得失并及艮解二卦
    發表時間:2020-10-27 17:46:08    作者:李尚信    來源:《周易研究》2020年01期。
     

    作者簡介:

    李尚信,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教授、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文章來源:

    《周易研究》2020年01期。

     

    摘要

     

    以往對咸卦的解讀多不能切近其本義。事實上,咸卦的主題是講交往處事的道理或原則。關于卦辭,傳統解讀多基于男女相感來理解,其實卦辭著重強調的是屈身虛己、禮賢下士。關于初爻,諸家均未著眼于足拇趾與其他足趾的不同去體會“拇”的本質特征。依此角度理解,初爻講的是人要重視與外界的交往。解卦九四亦取“拇”象,且與“朋”象相合,比喻能力再強者遇到險難時也需要他人的配合支持。關于二爻,諸家多以腓體躁動取象,認為二爻“感物以躁”乃“兇之道”,實則二爻取象腿肚抽筋,喻勿與壞人、惡人相交。艮卦六二亦與腿肚抽筋有關,喻本當止而不得止之,是以有憾。關于三爻,諸家多以股隨足或隨身而動,不能自處,喻人無主見而聽任擺布,基本得其正解。艮卦九三不取股象而取腰限之象,體現了取象的唯變所適之理,喻本不當止而強止之,將會導致嚴重后果。關于四爻,諸家皆以九四為有心之感而未及無心之感,其實四爻講的是交往處事要心思端正、以心交心。關于五爻,諸家皆未抓住脢的本質特征。該爻實則是講交往處事要有奉獻精神,甘于做配角。關于上爻,諸家解讀大致能得其正解,講的是交往處事不能夸夸其談,務必言實相符。

    關鍵詞:

    咸卦;交往處事;王弼;程頤;朱熹;黃壽祺;艮卦;解卦

    項目基金:

    泰山學者工程專項經費資助;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周易》古經本義系統解讀——從探討文本編纂與解讀方法入手”(10JJD720015)

     

    正文

    《周易》古經是一部以卜筮為形式、以德智統一為內容的生活智慧寶典,它較為全面地反映了西周時期幾乎所有層面的社會生活,是西周時代精神精華的體現。以往對于這部書的解讀往往不能切近其本來意義,不是思之太深、過猶不及,就是言不及義、離題萬里。

     

    具體到咸卦,當代學人多有以調情或中醫貶石來理解者,這并不符合咸卦的本義。相較而言,傳統義理易的解讀更為合理,但也有較大失誤,要么詮釋過度,要么義理解得不透不明。特別是,傳統解讀很少意識到,解卦須對一卦之整體思想加以系統總結。

     

    孔穎達《周易正義》斷言:“此卦明人倫之始、夫婦之義,必須男女共相感應,方成夫婦。”咸卦確實講到了男女交感,但男女相感并非咸卦的主題。更重要的是,《周易正義》在疏解咸卦各爻時,并未以男女交感為中心。由此看來,孔穎達并沒有系統總結咸卦主題思想的意識。

     

    黃壽祺、張善文的《周易譯注》大概是最早有意識地對各卦主旨進行總結的著作。該書論咸卦時說:“咸卦的主旨,從廣義看是普遍闡明事物‘感應’之道,從狹義看是側重揭示男女‘交感’之理。”1如果從卦爻辭與《彖》《象》傳之整體來看,其廣義說不能說不正確,但若僅就卦爻辭而言,無論其廣義說還是狹義說,都不準確。

     

    本文認為:從狹義(表面意或字面意)上說,咸卦除卦辭外,六條爻辭皆與男女交感無關,僅僅反映的是身體不同部位的不同感應變化特征;從廣義(深層義或引申義)上說,咸卦的主題其實很簡單,也很生活化,就是講人交往處事的道理或原則,其卦爻辭都是圍繞這一生活智慧展開的。

     

    一、咸卦卦義與取象

     

    咸,有感應、交感之意。《彖傳》曰:“咸,感也。”今本《周易》咸卦卦名,阜陽漢簡《周易》及王家臺秦簡“易占”(或稱“《歸藏》”)同,馬王堆帛書本、上博竹書本《周易》以及所謂輯佚《歸藏》俱作“欽”。濮茅左先生曰:“‘欽’,音與‘咸’近,可通。”黃人二先生亦曰:欽與咸“古同為侵部,聲母亦近,故可通假”2我懷疑,欽在此應為欽慕之意。從下文可知,咸卦卦象為少男求少女,當然是只有男女相感、相欽慕才會相求。欽字古多解作敬,是否因欽敬而又可引申出仰慕之意?若此說成立,則咸與欽本就意義相關,只是表達各有側重。
     

    咸卦卦象()下艮()上兌(),艮為少男,兌為少女。古代有男尊女卑的觀念,男之正位在上,女之正位在下。然而咸卦中少男艮居于下,少女兌居于上,為少男少女上下交感之象。《彖傳》就此曰“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即剛柔二氣上下交感、相處相依。男女上下交感,必以男屈尊下求于女為條件,此為《彖傳》所謂“男下女”也。男屈尊下求于女,是兩情相感相悅的結果。咸卦上艮為止、下兌為悅,如《彖傳》所云,有“止而說”之象,止于兩情相悅。男女交感,以少男少女之交感最為深切、熱切,故以少男居下、少女居上為咸卦。

     

    二、咸卦卦辭:咸,亨利貞,取女吉。

     

    1.基本義

     

    “亨”,亨通、通達。

    “利貞”,宜于行而得正,行守正道。

    “取女吉”,迎娶少女,吉祥。

     

    少男、少女相交相感,心意相通,故而亨通;少男屈尊下求少女,有求婚娶女之意。然要娶女而得吉,不僅要心意相通,還要雙方行而得正、行守正道。如果行而不正,便不是好姻緣,遲早會惹禍上身,故卦辭又強調“利貞”。要之,只有同時具備“亨”與“貞”,才能“取女吉”。

     

    2.引申義

     

    咸卦卦辭的基本義比較明顯,學人多有論及。但諸家往往止步于此,未能進一步引申。我認為,這里說的并不僅僅是迎娶少女,更隱喻了求賢之意。這是綜合全卦中心思想得出的結論。通觀全卦,除卦辭外,六條爻辭都沒有講迎娶少女或戀愛之事,而是以身體不同部位的感應情況來隱喻人事交往的吉兇(詳后)。一種觀點認為,咸卦各爻講的是男女自下而上撫摸對方身體的各個部位來調情。如果說撫摸的解讀尚能成立,那么撫摸會導致不同的吉兇結果,則完全是無稽之談。求賢若渴自然要禮賢下士,如劉備之三顧茅廬,終得賢士輔佐,正如少男求得中意的美眷一般。時至今日,某個部門或機構引進優秀人才,也須采取這種禮賢下士的態度。進一步說,在人際交往中,要善于低下身段,虛心向他人學習。這層意思,與《象傳》所云“君子以虛受人”是一致的。

     

    所以,咸卦卦辭應是將求賢比喻為少男求娶少女,或者說要像迎娶少女那樣以屈尊的姿態來求賢。更進一步引申,再普通的人也可能有賢于自己、值得學習的一面,因而每個人都要有屈身虛己、向他人學習的良好心態。《論語·述而》載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即是對這種屈身虛己、向他人學習心態的繼承與發揚。

     

    三、咸卦初六爻辭:咸其拇。

     

    1.傳統解讀之失

     

    初爻是咸卦最難解的一爻。“拇”的取象與隱喻似有很多,難點即在于確定拇在此處的象征意義究竟是什么。傳統解讀認為,足拇趾在人身體的最下面,故“咸拇”是感在最下。最下值初爻,故為感之初,喻感之尚淺。王弼《周易注》、程頤《程氏易傳》、朱熹《周易本義》等皆持此說。

     

    王弼《周易注》、孔穎達《周易正義》基于道家立場,或許亦受到《系辭傳》“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影響,認為咸以靜為本。拇趾雖有小動,但動之尚微,未至傷靜,故無吉兇悔吝之辭。然而,現實生活中常常是感而得通且得吉,故動則傷靜而兇并不符合事實。朱熹《周易本義》雖是儒家立場,亦有類似看法:“此卦雖主于感,然六爻皆宜靜而不宜動也。”朱熹此說只看到了各爻的表面現象,未能融會貫通咸卦卦爻辭。

     

    《程氏易傳》則說,初六“其感未深,豈能動于人?故……未足以進也”,“人之相感,有淺深輕重之異,識其時勢,則所處不失其宜矣”。黃壽祺、張善文先生也說,初六“所感尚淺,未動于心……其欲動而未動”,“但初六既有所感,終不能不動”,又引清方宗誠語 “‘咸其拇’,使人存慎動謹幾之意”(《周易譯注》,第259-260頁)。這兩種解讀比較貼合生活,但細究起來,“咸其拇”說的是感應足拇趾,而未感應其他足趾。若想表達感之尚淺,說感應其他足趾更為恰當,因為其他足趾的感應較之拇趾更為微弱。可見,上述解讀由于未能著眼于足拇趾與其他四趾的差別來仔細體會“拇”的內涵與本質特征,不免有失偏頗。

     

    2.正解

     

    初六爻辭的字面意思是:感應其足拇趾。

     

    足趾有五個,為何只說感應足拇趾,而不說其他足趾?艮卦初六就說“艮其趾”,不說“艮其拇”。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我曾經以為,足趾是用來抓地的,故此爻講的是要站穩立場;又以為,足趾有向外探索的功能,喻意探索認識外部世界。然而,這些看法都沒有將拇趾與其他四趾加以區分,必不符合爻辭原意。由此我又猜想,足拇趾較其他四趾明顯更大、更重要,喻意應是交往處事要善于抓重點、抓主要矛盾。承蒙山東省社科院石永之兄指出,我對此爻的解釋與其他各爻并不協調。我本人亦有所察覺,感覺以大小來區分交往的重要性或先后,更像是巴結權貴,不像是個合適的交往原則。同時,足趾的功用主要與行止有關,拇趾與其他四趾的主要區別,未必就是大與小的區別。

     

    經過長久的思考,我的看法是:五個足趾里,拇趾最易感,其他四個足趾相對不易感。初爻只說感應足拇趾,意在表達的是不要把自己與外界孤立起來,要重視與外界的交往,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系。這可以從《象傳》中獲得證實。《象傳》曰:“咸其拇,志在外也。”感應其足拇趾,隱喻心思與外界相交感。就取象而言,初六與九四陰陽相應進而相感,故志在與人交感,即“志在外也”。

     

    3.兼論解卦九四爻辭

     

    解卦九四爻亦取“拇”象,爻辭曰:“解而拇,朋至斯孚。”

     

    解卦講的是解除險難,“解”即解除險難。“而”一般解作“汝”“爾”。依此,“解而拇”的字面意思是:解除你足拇趾的險難。此外,我認為,解作“以”即“以……為工具”亦可。由是,“解而拇”意為:以足拇趾來解除險難。無論是“解除足拇趾的險難”,還是“以足拇趾來解除險難”,應該都是講光腳行走在濕滑地面時,以足趾抓地,從而防止滑倒。

     

    “朋”,本義為友朋,此處指其他四個足趾,因其與拇趾相互配合,故為拇趾之朋。“斯”,代詞,這,此處指解除險難。“孚”,信實之意,這里指實現,即變成現實。“朋至斯孚”的意思是:朋友到來后,解除險難才能變成現實。五個足趾中,大拇趾最有力量,但必須其他四趾配合,才能防止滑倒。

     

    綜上,“解而拇,朋至斯孚”的字面意思是:解除足拇趾的險難,需要其他四趾配合,才能變成現實。引申義是:能力再強者遇到險難,也需要他人的支持與配合,如民諺云:“一個好漢三個幫。”

     

    《象傳》曰:“‘解而拇’,未當位也。”九四爻陽爻居陰位,故“未當位也”。不當位,則光靠“拇”無法達到目的,唯有“朋至”才能得“孚”。初爻為陰爻,正與九四相應,相應則相合相助,故初爻能助力九四而有功,從而解除險難。

     

    四、咸卦六二爻辭:咸其腓,兇;居吉。

     

    1.傳統解讀之失 

     

    王弼《周易注》:“腓體,動躁者也。感物以躁,兇之道也。”對此,程頤、朱熹頗為認同。黃壽祺、張善文更于此爻解讀中追隨朱熹說:“咸卦雖言‘交感’,卻以守正‘不動’為美。”(《周易譯注》,第260頁)問題在于,腓即小腿肚固然易動,但正常情況下,小腿肚的動并不造成任何傷害,故以“動躁者”論之缺乏理據,進而斷言其兇更是無甚道理。

     

    2.正解

     

    六二爻辭的字面意思是:感應其小腿肚(或其小腿肚有感應)則兇,靜處不動則吉。

     

    按照生活常識,小腿若有感覺,不是抽筋,就是行走跑動過度導致的,所以說“咸其腓,兇”。反之,小腿靜處不動,自然就是吉祥的。

     

    引申義是:人與人的交往并不都是有益的,與某些人特別是壞人、惡人交往有害無益,即“咸其腓,兇”。不與壞人、惡人等不該交往的人交往,就能免兇而吉。“居吉”,就是靜處而不行動作為,反而得吉。

     

    《象傳》曰:“雖兇居吉,順不害也。”順應小腿肚(比喻交往對象)的特點,就不會有危害。

     

    有必要指出,馬恒君先生曾在其注釋的一個袖珍本《周易》中提到了“咸其腓”是指“腿肚子抽筋”3,這是他比前人高明的地方。其不足之處是他僅僅停留于此,沒有進一步指出其引申義,也沒有上升到深層義上認識咸卦的整體思想。而且,他也沒有認識到艮卦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同樣與這種解讀相關。

     

    3.兼論艮卦六二爻辭

     

    艮卦同咸卦一樣取象身體,且六二亦取“腓”象。爻辭曰:“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艮其腓”,“艮”為止,止其小腿肚之動。小腿肚抽筋不受人控制,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發生。“不拯其隨”,即不能控制其隨時發生。“拯”,拯救之意,引申為控制。“隨”,隨時,指小腿肚抽筋會不受控制地隨時發生。“其心不快”,心里不痛快,不高興。

     

    艮六二爻辭的字面意思是:止住小腿肚動,但控制不了小腿肚什么時候抽筋。一旦抽筋了,心里就會不痛快。

     

    引申義是:遇到應當制止卻制止不了的事情時,心里就會難受。

     

    《象傳》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不能控制小腿抽筋,就像沒辦法把聽覺取消一樣。“退”的意思是退去、去除、取消。

     

    關于此爻,本人既未見到以“不能控制小腿肚抽筋”解其字面意者,亦未見到以“當止而不得止”解其引申義者。

     

    五、咸卦九三爻辭:咸其股,執其隨,往吝。

     

    1.字面意與引申義

     

    九三爻辭的字面意思是:感應其大腿,執持其(大腿)隨身而動,(人若)如此行動,會有憾惜。

     

    引申義是:如果沒有主見,任人擺布,必有憾惜。

     

    人生在世,凡事都應有自己的主見,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趨。唯有獨立思考,才不至于落入圈套,招致災禍。

     

    《象傳》曰:“咸其股,亦不處也。志在隨人,所執下也。”“咸其股,亦不處也”,大腿并非靜處不動,意思是,大腿一感即動。比喻別人一攛掇就心動,一慫恿就上當。“志在隨人,所執下也”,一心追隨他人行事,自己不動腦筋,沒有自己的定見,是下等的處事方法。

     

    此爻竹書本“股”作“”,帛書本作“”,當即“腓”字,同于六二。六二、九三皆取“腓”象,一般認為系誤抄所致。我認為,竹書本和帛書本同時誤抄的可能性不大。《周易》中亦有同一取象在一卦中重復出現的例子,如漸卦九三與上九皆云“鴻漸于陸”。部分易學家認為文字有誤,亦有持謹慎態度者。對此,我曾力證其無誤4在我看來,取象相同只是表面現象,背后的象并不完全相同。六二所感而動者,是小腿肚抽筋之象;九三所感而動者,才是王弼等人所說的小腿肚外在躁動之象。唯有這樣解釋,才能通貫上下文意。不過,六二、九三畢竟處于不同爻位,而腓在身體上處于固定位置,這是竹書本和帛書本不如傳世本的地方。

     

     

    2.兩種相對正確的傳統解讀

     

    王弼、孔穎達對本爻的解讀基本正確。孔穎達疏王弼注曰:“股是可動之物,足動則隨,不能自處,常執其隨足之志,故云‘咸其股執其隨’。施之于人,自無操持,志在隨人,所執卑下,以斯而往,鄙吝之道,故言‘往吝’。”股總是隨足而動,不由自己決定。引申于人事,則比喻缺乏主見,聽任他人擺布。如此作為,自然有遺憾。王注孔疏隨足而動的說法得到了朱熹的認肯,實則不然。按照常識,足、股皆不能自動,而是隨身而動。在這一點上,程頤的認識是正確的:“股者,在身之下,足之上,不能自由,隨身而動者也。”

     

    3.兼論艮卦九三爻辭

     

    咸卦九三取“股”象,為何艮卦九三不然?這就是取象的唯變所適之理。就初爻而言,咸有感動義,應取動象;艮有止義,應取止象。“趾”的命名著眼于足趾起立站穩的作用,取的是止義,故艮卦初爻曰“艮其趾”。咸卦則不能說“咸其趾”,而曰“咸其拇”。就二爻而言,“腓”的動止特征都很明顯,故咸、艮二卦皆可取腓象;就三爻而言,“股”有明顯的隨從義,卻不具有獨特的止義,故咸卦三爻取股象,而艮卦不取。腰部活動自如,然咸卦不取此象,當是因其代表的意義太過明顯,引申不出人事交往的指導意義。另一方面,腰雖然有靈活自如的特征,但也有受制的情況。比如,人一旦患了腰椎病就動彈不得,一動就會疼痛難忍。引申到社會生活層面,一旦禁止了不該禁止的重要活動,就會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就此而言,它可以傳達一種“止所不當止則禍生”的告誡。艮卦九三“艮其限”正要表達這樣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艮卦取的是“限”之象,而非“腰”之象。朱熹解釋說,“限”就是腰胯。艮卦取“限”不取“腰”,可能是因為“腰”靈活自如的特征太過鮮明,“限”則內涵著限止之義,即腰是人身上下之限隔,這與艮卦的止義相協調。咸、艮二卦的其他取象同理,不再逐一解釋。

     

    艮卦九三爻辭是:“艮其限,列其夤,厲熏心。”

     

    “限”,指腰限。“艮其限”,即止住其腰限。如患腰椎病,腰限無法動彈。

     

    “列”,通“裂”,撕裂之意。此處為使動,使撕裂。“夤”,王弼《周易注》曰:“當中脊之肉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夤,脊肉。”陸德明《經典釋文》引馬融云:“夤,夾脊肉。”“列其夤”,使其脊肉撕裂。不是真的撕裂,而是感覺脊肉如同撕裂一般。

     

    “厲”,《象傳》解為“危”,易家多從之,實則解作“猛烈”更為準確。《左傳·定公十二年》:“與其素厲。”《春秋左傳正義》杜預注曰:“厲,猛也。”《國語·周語下》:“故謂之厲。”清董增齡《國語正義》曰:“厲,烈也,猛也。”“熏”,熏灼也。《詩·大雅·云漢》:“憂心如熏。”《詩經正義》毛傳云:“熏,灼也。”《漢書·杜欽傳》:“欲以熏天下。”顏師古注曰:“熏,言熏灼之。”“厲熏心”,猛烈地熏灼其心,使其感覺心像火燒一樣疼痛難忍。

     

    艮卦九三爻辭的字面意思是:止住其腰限,使本當活動自如的腰限動彈不得。稍一動彈,就感覺脊肉要被撕裂、心如火燒那樣疼痛難忍。

     

    引申義是:禁止不該禁止的事情,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象傳》曰:“艮其限,危熏心也。”“危”,危厲,引申為可怕。《說文·人部》段玉裁注:“危,引申為可懼之稱。”“艮其限,危熏心也”,止住其腰限,可怕地灼燒其心。比喻不當止而止之,后果極其嚴重。

     

    六、咸卦九四爻辭: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1.傳統解讀之失

     

    王弼《周易注》曰:“始在于感,未盡感極,不能至于無思,以得其黨,故有憧憧往來,然后朋從其思也。”《周易正義》疏:“‘始在于感,未盡感極’,惟欲思運動以求相應,未能忘懷息照,任夫自然,故有憧憧往來,然后朋從爾之所思也。”《程氏易傳》曰:“若往來憧憧然,用其私心在感物,則思之所及者有能感而動,所不及者不能感也,是其朋類則從其思也。”《周易本義》曰:“若‘憧憧往來’,不能正固而累于私感,則但其朋類從之,不復能及遠矣。”

     

    上述諸家皆以九四為有心之感,又以有心之感為有私,未及于無心之感與無私之感。這種解讀明顯脫離了日常生活,有思之太深、求之太過之嫌,并不符合古經本義。首先,九四能“貞”,即其行得正,就不應該存有私心。其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是說九四有問題沒有解決,心意不定,這時朋友會與其心思相通,為之分憂(詳后)。有何證據證明九四的問題一定是“私”的問題,而不是“公”的問題比如夙夜在公?究其根本,這種誤釋可能源于未能正確理解《象傳》所云“憧憧往來,未光大也”,以為“未光大也”是指有私而不得光大。其實此處的“未光大”,是指事情未得解決、想法未能實現。

     

    黃壽祺、張善文既受了上述解讀的影響,又與之不盡相同:“本爻極言男女交感須‘正’……然而,‘交感’之理原非限于男女情事。所‘感’至正至大者,不但‘思慮不定’之求不復存在,乃至‘天下’因之心志歸一,人無所思,意均通同。”(《周易譯注》,第262頁)此解認為九四爻講的是男女交感,這不正確。咸卦整體并非只講男女交感之事,九四爻辭更無一語提示男女交感;其次,說“所感至正至大”便不會“思慮不定”,恐怕也不正確。目標正大之至,并不等于具體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思慮不定乃是常有的事情。

     

    當然,上述解讀并非全無意義。感通至正至大的目標,且實現途徑也一感即通,無疑是感通最高、最理想的境界,這一境界或許可以通過現實的修為得到少部分的實現,但不可能徹底實現。即便如此,這也只是后人的創造性解讀,不是九四爻辭的本來意義。

     

     2.正解

     

    “貞吉,悔亡”,持行正道則吉祥,悔事會消亡。黃壽祺、張善文曰:“此謂九四當‘咸’之時,本有‘失正’之悔,但陽居陰位有謙退之象,猶能趨正自守,與所應之初六以誠相須、靜俟心志通同之日,故獲‘吉’而‘悔亡’。”(《周易譯注》,第261頁)

     

    “憧”,《說文·心部》:“意不定也。”“憧憧”,陸德明《經典釋文》引劉云:“意未定也。”“憧憧往來”,因有事情未得解決,心意往來不定。“朋從爾思”,朋友追隨你的心思,替你分憂。

     

    九四爻辭的字面意思是:持行正道則能得吉,悔事才會消亡。(有事情未得解決,)心意往來不定,(此時)朋友會追隨你的心思(,與你心意相通,替你分憂)。

     

    九四至上六取象人體上半部分,九四爻取心為象。因此,此爻講的是以心相感。

     

    本爻引申義是:以心相交相感,要以心思端正、行守正道為前提。

     

    《象傳》曰:“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行事得正,自然不會與不該結交的人交往,即“未感害也”。心中拿不定主意,想法未得實現,即“未光大也”。 

     

    七、咸卦九五爻辭:咸其脢,無悔。

     

    1.傳統解讀之失  

     

    王弼《周易注》:“脢者,心之上,口之下,進不能大感,退亦不為無志,其志淺末,故‘無悔’而已。”此注之失有二。其一,心之上、口之下既與心無關,亦與口無關,推不出“其志淺末”;其二,“其志淺末”與“無悔而已”似無必然聯系。

     

    《程氏易傳》:“脢,背肉也,與心相背而所不見也。言能背其私心,感非其所見而說者,則得人君感天下之正而無悔也。”注《象傳》“咸其脢,志末也”曰:“戒使背其心而咸脢者,為其存心淺末,系二而說上,感于私欲也。”前一句其實是說,心皆是私心,背其心則無私,無私則能感天下之正而無悔;后一句又認為心皆是公心,不存心或存心淺末,則將感于私欲之末。雖說古經與《象傳》非一人所作,可以作不同甚至相互抵牾的理解,但絕不能把“背其心”之“心”一時解作公心、一時解作私心。要么其中一說有誤,要么二說皆有誤。事實上,現實生活中,有人公心多一些,有人私心多一些,但人心總是公私夾雜的。因而,“背其心”既不能理解為背公心,也不能理解為背私心。《周易本義》曰:“脢,背肉,在心上而相背,不能感物而無私系……雖不能感物,而亦可以無悔也。”不能感物者雖無私系,但為人豈可無感?若一時無感,又焉知不是處危地而不自知?反之,處吉地而無感,雖不致兇,又如何能“無悔”?綜上,程頤、朱熹皆以“脢”在心之背。程頤引申為無心相感,朱熹引申為不能感物,但均未抓住“脢”最本質的特征。

     

    黃壽祺、張善文曰:“‘背脊肉’于人體為未能通感之象,猶九五雖居尊位,卻同‘槁木’無情,不能以心感應其下。”(《周易譯注》,第262-263頁)身居九五之尊,卻不能以心感應其下,心如槁木無情,實已不啻禽獸,豈能以無知而無悔論之?

     

    2.正解  

     

    “脢”,指夾脊肉,即脊柱兩邊起輔助作用、護衛脊柱的肌肉。

     

    九五爻辭的字面意思是:感應其夾脊肉,不后悔。

     

    引申義是:人際交往中,需要有奉獻精神的人,甘當綠葉,甘作人梯,無怨無悔,這無疑是一種高尚的境界。

     

    《象傳》曰:“咸其脢,志末也。”“志末”,即心甘情愿居于末位、擔當配角。“志”,指心之所思所想,引申為心甘情愿。“末”,指末位、配角。

     

    此爻帛書本“脢”作“股”,并非完全解釋不通。“股”除了可以像九三那樣引申為缺乏主見,還可以引申為甘愿追隨、甘當綠葉。同一種取象從不同的角度看,特征是不一樣的,由此自然可以引申出不同的深層意蘊。不過,九五取“股”象確有嚴重不足。就人身而言,股在心之下,將“股”系于“心”之上,不能不說是一種取象錯位。從意義上說,“脢”作為配角有其主動的一面,股則只有被動的一面。因此,九五爻取象“脢”比取象“股”更為準確。

     

    八、咸卦上六爻辭:咸其輔頰舌。

     

    “輔”,牙床。“頰”,面頰。“舌”,舌頭。

     

    上六爻辭的字面意思是:感應其牙床、面頰、舌頭。牙床、面頰、舌頭都與說話有關。此爻意在表達,僅有言語上的相感。《象傳》曰:“咸其輔頰舌,滕口說也。”“滕口說”,即張口放言。

     

    其引申義是:非出于誠心,未見諸行動。《周易本義》曰:“上六……處感之極,感人以言,而無其實。”正是此意。其余諸家解讀大致相近,茲不具引。

     

    九、總結

     

    咸卦以男女交感和身體感應為喻,表達了交往處事的道理或原則。關于卦辭,傳統解讀多基于男女相感來理解,其實卦辭著重強調的是屈身虛己、禮賢下士、虛心向他人學習。關于初爻,諸家均未著眼于足拇趾與其他足趾的不同去體會“拇”的本質特征。若依此角度理解,初爻講的是要處理好人際關系,切勿把自己孤立起來。解卦九四亦取“拇”象,且與“朋”象相合,比喻能力再強的人遇到險難時也需要他人的配合支持。關于二爻,諸家多以腓體躁動取象,認為二爻“感物以躁”乃“兇之道”,實則二爻取象腿肚抽筋,喻勿與壞人、惡人相交。艮卦六二亦與腿肚抽筋有關,腿肚抽筋不可控制且難以自持,喻本當止而不得止之,是以有憾。關于三爻,諸家多以股隨足或隨身而動,不能自處,喻人無主見而聽任擺布,基本得其正解。艮卦九三不取股象而取腰限之象,體現了取象的唯變所適之理。人患腰椎病則腰限動彈不得,喻本不當止而強止之,將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關于四爻,諸家皆以九四為有心之感而未及無心之感,其實四爻講的是交往處事要心思端正、以心交心。關于五爻,諸家將脢或解作不能感物,或解作感之淺末,或解作無心之感,皆未抓住脢之為脢的本質特征。五爻實則講的是交往處事要有奉獻精神,甘于做配角,如同脢輔助脊柱一樣。關于上爻,諸家解讀大致能得其正解,講的是交往處事不能夸夸其談,務必言實相符。

     

     

    注釋:

    1.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64頁。下引該書,僅隨文標注書名與頁碼。

    2.轉引自侯乃峰《〈周易〉文字匯校集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第263頁。

    3.馬恒君注釋《周易》(全文注釋本),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第236頁。

    4.李尚信《釋〈周易·漸卦〉》,載《周易研究》2006年第4期,第65頁。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日本国产精品久久|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 51精品视频免费国产专区|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资源|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91成人精品视频|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