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wmkai"></strike>
    <ul id="wmkai"></ul>
    
    
  • 先秦兩漢
    從清華簡看戰國精神的形成
    發表時間:2020-08-13 11:24:08    作者:曹峰    來源:《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11日 11版))
       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在他的《日知錄》卷十三《周末風俗》“戰國”條中,通過比較《左傳》和《戰國策》等文獻,這樣描寫春秋時代和戰國中期以后的時代區別:“如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絕不言禮與信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春秋時猶宴會賦詩,而七國則不聞矣。”這里主要描寫的是社會現象,到春秋時代為止,中國社會基本上還是中規中矩、溫情脈脈、優雅從容的,進入戰國中期以后就一下子變得冷酷無情、劍拔弩張了。顧炎武的眼光很準,從其他文獻所傳達的精神狀態來看,也確實如此。《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以及《老子》《論語》等早期文獻,雖然也不乏憤慨與焦慮、批評與抨擊,但其中更多的還是透露出雍容、華貴、高雅、寧靜、從容、自信的氣質。而到了戰國中期以后,通過《戰國策》《商君書》《荀子》《韓非子》等書,我們感受到的更多是戰國時代的高強度與快節奏,是敢于挑戰的積極姿態,是對于意志力、執行力、決斷力的贊美和追求。
     
      總之,與春秋時代相比,戰國時人的精神狀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變化,過去我們只能依賴戰國中后期的文獻來考察,而戰國早期的狀況,由于這一時期文獻的缺失而難以窺探。現在,通過清華簡等出土文獻,我們可以對這一變化發生的早期進程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清華簡因為是流散文物,已經無法確認其準確的出土地點和考古學年代,但是通過字形和內容的比對,學界基本上傾向于將其視為戰國中期以前甚至更早的作品。本文試圖利用清華簡所見論心與論命的資料,考察戰國早期的人是如何開始崇尚個人意志、提倡進取精神的。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八冊公布了一篇名為《心是謂中》的文獻,雖然通篇只有七支簡,但內容卻極有看頭。此文一上來,先強調與身體各部位(“四相”)相比,心占據中心的統帥地位。“心,中,處身之中以君之。”這是說心是人的中樞,處于人身體的中心以支配身體。“心欲見之,目故視之;心欲聞之,耳故聽之;心欲道之,口故言之;心欲用之,踵故舉之。”心作為身體的君主,對其他器官具有絕對的支配作用。接著,作者馬上就將這種身心關系引申到君民關系,“為君者其監于此,以君民人”,就是說統治者如果能夠借鑒這種身心關系,就可以治理天下了。
     
      《心是謂中》的中間部分進一步指出:“幸,天;知事之卒,心。必心與天兩,事焉果成。寧心謀之、稽之、度之、鑒之,聞訊視聽,在善之麏,心焉為之。”這是說,事情的成功必須同時取決于人心和天運兩方面的作用。只有沉靜的心能夠做出謀劃、稽核、度量、品鑒,身體各個器官之所以能夠采取正確的決定,是因為心在那里起作用。和荀子一樣,《心是謂中》特別強調“心”具有認知的能力。但這里,作者的用意并非僅僅在于突出心的認知功能,而是通過這一功能,大大提升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即人的意志力可以是如此強大,甚至達到“心與天兩”,與天并駕齊驅的程度。如“死生在天,其亦失在心”所示,心甚至可以決定個人的生死命運,離開心的認知作用,即便獲得成功,也只是僥幸而已。雖然從西周到東周,天的壟斷性地位開始逐漸下降,但到戰國時代以前,天依然是對人具有強大控制力的、全能的存在,是人一切行動的規范、一切合法性的依據和保障。然而,到了《心是謂中》這里,天的地位顯然降格了,天所能決定的僅僅是“幸”即偶然性而已,作者雖然不否認這種偶然性對人也具有支配作用,但同時強調,人更應該通過人心周密的思維,通過人心強大的意志,去把控事物發展的走向和結果。
     
      即便在春秋晚期的思想家老子、孔子那里,關于心的論述還是支離破碎的,見不到對心之支配力和人之意志力的禮贊,心甚至被作為欲念象征遭到排斥。然而,進入戰國時代,心論突然成為諸子論述的焦點,各家都爭相將心論融入自己的理論體系中。例如在《管子》的《內業》《心術上》《心術下》《白心》等篇章中,我們可以發現心術的具體訓練方法,甚至可以看到心被分成低級的和高級的兩重,即肉體的心靈和精神的心靈,道家認為只有打造出高級的心靈才有可能體道得道,真正掌控萬物,成為人間最高明的統治者。上博簡《凡物流形》所謂“百姓之所貴唯君,君之所貴唯心,心之所貴唯一”的說法,正是這一類心論的集中寫照。在孟子那里,心成為性的載體,成為善的源泉,成為美好政治的推動者與實踐者,因此,雖然名義上孟子仍然將天視為人的終極依據,但實際上孟子對通過心來實現的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的強調,要遠遠多于他的儒學前輩。到了荀子那里,心論更是和理智成熟的認知能力、和積極有為的行動能力結合在一起,把對人主觀能動性的強調推向頂峰。我們原來不知道這些成熟發達的心論是怎么冒出來的,現在,這一切都可以在《心是謂中》這里找到源頭。
     
     
      《心是謂中》的后半部分也非常精彩,我們從中可以讀出命運可轉的重要論斷。關于命運,戰國以前的人基本上是兩種態度,第一,如西周大盂鼎銘文“丕顯文王受天有大命”所示,相信只有極個別有德之人,能夠從天那里接受大命成為人王。第二,如《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所示,禍福壽夭掌握在上天鬼神手里,個體是無可奈何的。不管怎樣,這兩種命運觀都要人向命運低頭,接受命運的安排。然而,《心是謂中》卻向這樣的命運觀發起了挑戰,一方面作者不否認“死生在天”“人有天命”“斷命在天,苛疾在鬼”,即左右個人運命遭際的因素中有著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偶然性存在,但是作者也鮮明地提出“取命在人”“人有天命,其亦有身命。心厥為死,心厥為生。死生在天,其亦失在心”。就是說,天和鬼神并非決定人命運的唯一要素,人可以和天、鬼三足鼎立。與“斷命”并列的還有人的“取命”、與“天命”并列的還有人的“身命”,“取命”“身命”就是由那顆強大的心靈操控掌握著的命運,心的作用是如此強烈,和天一樣,也能左右人的生死。這樣一來,命運就不是一成不變了,不是僅僅由偶然性決定了,而和必然性開始發生關聯,當然,這種必然性是由人心的能動性來主導的。后來荀子之所以能夠提出“天人有分”“人定勝天”,即天是天,人是人,不要輕易地把命運交給不確定的因素,人甚至應該從天那里爭取有為和努力的空間,很大程度上應該是接受了《心是謂中》一類文獻的影響。后世道教甚至喊出“我命在我不在天”(《抱樸子內篇·黃白》)的口號,這種氣概可能也是濫觴于《心是謂中》吧。先秦之后的中國人多持類似《心是謂中》的立場,既尊重天命,又認為人的努力可以轉變命運,可以說這塑造了后世中國人的理性精神。例如王夫之就提出“性日生日成”,認為自然稟賦都是可以轉變的。
     
      戰國時代是個動蕩的時代,不僅僅是政治、經濟、社會的格局,連人的命運也隨之發生劇烈起伏,過去那種世卿世祿、按部就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社會的動蕩,為大量有理想期待、有政治目標、有利益追求的人提供了活躍的空間和機會,因此這是一個命運的不確定性、命運的可操作性開始廣受關注的時代,《心是謂中》顯然敏銳地覺察到這一點,因此,此文大聲疾呼:“君、公、侯、王、庶人、平民,其毋獨祈保家沒身于鬼與天,其亦祈諸心與身。”作者呼吁從上到下所有階層,不要只是向鬼神、上天祈求家庭與自身平安,也要向自己祈求,就是說命運歸根結底掌握在自己手里。和前面論述的心論一樣,《心是謂中》的命論也在高調宣揚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洋溢著一種積極、剛健、昂揚、向上的氣氛。
     
      清華簡中還有一篇專門討論命運觀的文章,那就是《命訓》,此文也見于《逸周書》,但過去沒有多少人重視,結合《心是謂中》,我們可以對此文的價值做出新的判斷了。《命訓》說人有兩種命,一種是“大命”,一種是“小命”。“大命”對應于“天命”,指的是天賦的、難以改變的命,與之相應的是“小命”,如“小命日成”所示,“小命”指的是人們通過日積月累可以改變的命。《命訓》又說“小命命身”,即“小命”的福禍只體現在個人身上,積善累功則降以福,積不善者則降以禍。這種善與不善由德行決定,因此《命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儒家的傾向,但這種降臨到個人身上的福禍可以由自己來把握的想法,確實和戰國時代以前的儒家有很大不同。這種“大命”和“小命”對舉的觀念,在強調順應天命的同時,也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來改變屬于自己的命運,相對于傳統消極的宿命思想或極端的“非命”思想都是一種進步。
     
      和《心是謂中》一樣,《命訓》也在積極論述人的命運可以改變,只不過對象成了普通百姓,即在有為君主的教導下,萬民通過積善累功、發揮每個人的主動性來把握屬于自己的吉兇禍福。這些思想完全被荀子繼承,荀子特別強調在圣王引導下,每個人通過反復地、不斷地學習和修行,通過積累自身的德行,最終改變自己的境遇,從而形成一個理想社會。這樣的思想奠定了漢以后兩千年儒家社會命運觀的基本格局,既認可不可抗拒的天命,又充分肯定個人的努力,既有所約束,又靈活善變。
     
      總之,受戰國時代特殊時代背景的影響,心作為欲念象征而需要加以排斥、命作為無奈象征而必須加以接受的早期觀念被大大削弱,而心和命作為人主體性、能動性、意志力、行動力象征的新理念被大大強化。在清華簡《心是謂中》《命訓》這些戰國早期文獻中,我們感受到了不同于以往時代的新鮮的、活躍的氣息,正是這些氣息,慢慢滋養出了積極、有為、實干、剛健的戰國精神。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国产精品成人小电影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色欲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国产福利vr专区精品|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三区麻豆| 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国色精品va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99| 国产精品久久女同磨豆腐|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久久国产精品岛国搬运工|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电影免费动漫|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99re5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福利精品老师国产自产在线|